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西方近代文化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开始在中国出现,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与融合,逐渐成了中国近代文化的一部分。

二是一些传统的部门和学科或不能适应社会现代化需要而逐渐衰落,或接受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向现代部门和学科转化;西方的一些新部门和新学科开始传入中国,并最终得到确立和发展,从而丰富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部门和学科体系。

三是诸如纲常名教、专制独裁、男尊女卑、夷夏之辨、重农抑商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或否定,并逐渐为民主、自由、平等、博爱、重商、进步等新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摘编自郑大华等《社会结构变迁与近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近代文化转型”,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 .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B.内忧外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各个积极备战的民族国家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开始具有了三种维度:科学国家,目的在于利用科学、技术和发明为国家服务;战争国家,随时准备保卫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帝国的利益;社会国家,它专注于解决危险的阶级问题和确保国内稳定。国家的这三个面向并列发展:它们是同一种抱负的不同侧面,同一项事业的不同分支,从柏林到巴黎,从巴黎到伦敦,再从莫斯科到纽约,它们无处不在。

——据(印度)萨维帕里·戈帕尔等主编《人类文明史,第7卷:20世纪》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1914年至20世纪70年代国家发展“面向”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世界近现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国家发展面向,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不少于两个面向,且不得与材料中的三个面向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6-16更新 | 5693次组卷 | 19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龙岗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据中国外交部证实,2021年12月3日,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向联合国秘书长致以普通照会,通报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今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上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星链”计划自启动之初就引起许多太空专家的担忧-数量如此庞大的卫星如果全部发射进入低轨道,可能极大增加卫星碰撞的风险,还可能对天文观测造成负面影响。这反映出
A.太空垃圾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
B.太空霸权正在威胁太空国际体系安全
C.美国的航天技术已远超越其他国家
D.美国利用太空卫星武器攻击别国卫星
2022-02-24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十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1年5月,《解放日报》发表《略谈妇女工作作风》一文,批评延安妇女工作“不从社会经济基础上去探究妇女被压迫的根源,而把妇女被压迫受痛苦归咎于男子”,认为这势必造成妇女解放与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的激烈冲突,影响乡村社会的稳定。这旨在
A.服务全民抗战大局B.揭示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C.批评妇女工作失误D.建立广泛革命统一战线
2021-12-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研究表明,“中国”一词早在西周金文中便出现,源于西周初年周对其本国统治区的称谓。自西周出现以来迄于战国,指京师、国中、王畿、天子直接统治区、诸夏国家、地处中原之国,以区别于四周游牧民族。秦汉统一后“中国”一词的文化意义进一步加强,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国家概念在明代出现,逐渐成为大一统时期全国的统称。以上有关“中国”的评述,合理的结论是
A.它遵循了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
B.它是对“中国”一词历史演绎最完整的考证
C.历史事实可能有不同历史叙述予以记录
D.历史现象是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2021-11-20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纪宝成教授认为“就形式而言,八股文也有其特殊功能,一是防止作弊,二是易于考官评审,三是更能考验出考生的文字功底”。如果仅从考试的角度来说,八股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
A.公平取士和选拔真才矛盾的产物B.封建专制与士人自由斗争的产物
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对抗的产物D.传统儒学和程朱理学妥协的产物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进士科考试只试策,并不试文,后来又增加了帖读、帖经和杂文等形式不ー、不够规范的考试项目,但不定。高宗时,杂文成为进士考试的法定项目。开元以来,科举和文学的关系极为密切,“时海内和平,士有不由文学而进,谈者所耻”。唐玄宗遂对进士考试进行了两次改革。一是开元六年,针对考试中的浮艳文风,下诏要求“自今以后,不得更然”,科场及文坛都有所触动,时为宰相的张说和苏颋在骈文写作中崇雅浮艳,运散入骈。在当时,宰相有阅榜及定夺取士名单的特权,苏、张的文风之变对文坛骈丽浮艳之习有改易之功。二是开元二十五年,针对进士试中诗赋过于讲究声律的现象,颁布《条制考试明经进士诏》,调后的进士试确立了“三项剖”:帖经、杂文、策,更加重视文词。

——摘编自张晓敏《唐代进士科改革与文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进士科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进士科改革的影响。
2021-05-22更新 | 365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重大历史转折即重要战略机遇,对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极其难得和生死攸关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实践雄辩地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实现重大历史转折。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表现内容各不相同,表现形式惊人相似。

转折背景:均有一个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敌人,或是外国入侵者,或是国内反革命集团,即将被打倒或已经被打倒;均有一个“中国向何处去”的严肃问题,两种命运、两个前途、两条道路,继续前进还是停滞或倒退,二者必居其一。

转折标志:均有一个党的重要会议召开。

转折成效:均有一个理想或超好预期的结果或趋向。

——摘编自段若鹏《实践是检验中国共产党的唯一标准一一奠定今日中国的三次重大历史转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转折拟定一个观点,并进行分析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