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电影《秦颂》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2 . 影响历史解释或评价的因素
(1)史学研究的视角:对同一历史事物,史学家研究的____不同,得出的历史____也会不同。
(2)学者的立场和价值观:立场差异、价值观不同可能会使史料的____、历史____等存在一定主观性。
(3)时代的变迁:一般来说,随着____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会更加____
2023-08-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2年高考历史第6辑-速记高考最易失分的13个高频易错点
3 . 甄别史料类型(按史料的学术价值)
(1)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或原始史料)____反映历史事实的史料,如出土的____等。
(2)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____反映历史事实的史料,如____、笔记等。
2023-08-1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试题调研·2022年高考历史第6辑-速记高考最易失分的13个高频易错点
4 . 据统计,1912~1925年,上海工部局共颁发了81903份建筑许可证,与清末相比,增加了47.2%。新崛起的建筑物,一部分是工业用房,另一部分用于城市新市民的居住。这反映出该时期的上海(     
A.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B.已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C.城市贫困问题得到解决D.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
2023-04-14更新 | 40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1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呈现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封闭:总体上以____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变化的原因: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根本原因)、外国侵略势力的影响等。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____”;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____为主。变化原因: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科技因素,包括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等。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____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以____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朝贡体制是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____以来视中国为天下之中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的基本理念,决定了中国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角色,也决定了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模式——朝贡体制。
(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____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2023-02-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4开放与包容: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6 . 不同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特点、地位与作用:无产阶级
(1)革命道路探索
①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但在革命道路上照搬了____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模式。
②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____、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经受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考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党的自身建设
①八七会议旗帜鲜明地清算了国民革命运动后期陈独秀的____错误。
②1935年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了党内存在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逐步走向____
③中共七大上确立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做指导。
2023-02-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微专题05侵略与抗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7 . 649年,吐蕃松赞干布致书唐朝大臣长孙无忌:“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愿勒兵赴国共讨之”,同时奉献金银珠宝15种,向唐太宗致祭。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  )
A.唐蕃初次修好B.唐蕃关系的发展
C.唐朝大臣擅权D.唐朝国力的兴衰
2023-01-10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601年,英国出台的《济贫法》,认定贫困的根源来自个人,贫困是“个人责任”,国家不应该承担救助的责任。这表明当时英国(     
A.率先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B.没有根本解决社会贫困问题
C.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D.减轻了下层民众的后顾之忧
9 . 【甲骨文里的历史】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由于商朝人崇信鬼神,每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灸,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凶吉。占卜的内容、结果以及日后是否应验,都刻在兆纹的旁边,叫作“卜辞”。商朝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称“卜”。一条完整的卜辞它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时间,谁来占卜,问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结果如何。

如据专家研究发现,右边甲骨上记载的内容是跟农业有关的问卜。

左(由上往下读)甲辰贞其登黍。意即:甲辰日卜问,是否征收粮食黍?

中(由右往左读)贞我不其受年。意即:卜问,我们是否有个丰年?

右(由上往下读)南土受年。意即:卜问,南部地区是否会是个丰年?

当我们把这些甲骨文的文字解读出来以后,我们就能知道商王朝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农业社会,是一个等级化非常明显的阶级社会,也是一个生活内容很丰富的——跟历史上后来一脉相承的一个社会。

(1)简要阐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2)除考古发掘的甲骨之外,研究商代历史还可使用哪些类型的史料,试举例二则说明。
2022-10-11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细节描述是历史书写的有益方式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资源垄断是历史解释的首要内容D.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