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0 道试题
1 . 北宋时期,具有较强商业功能的城市数十个,主要分布在中原、东南地区,而荆湖路、广南路等地区(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及广西北部)的大型贸易中心数量很少。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人口流动的加剧C.区域开发的程度D.政治局势的影响
2024-06-18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7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讲义)-【上好课】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2 .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以农为本、根植于土”的乡土中国,正逐渐向“乡土变故土、告别过密化农业、乡村变故乡”的城乡中国转变。这一转变(     
A.以国家计划调控为根本B.与产业结构变动相匹配
C.因自然环境改变而发起D.使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
2024-06-14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钟天纬在《据公法以立国论》中指出,清政府“凭(万国)公法理论”,“保护己民之在彼国者”,“若彼国违例虐待,或被他人欺凌损害,彼国不为保护,则本国得向彼国讨索赔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派公使出国,并派领事分驻有较多华侨居住的外国城市。这反映出(     
A.近代外交机构开始建立B.民族危机加深影响国际地位
C.清政府保护了华侨权益D.清政府的近代国家意识初显
2024-05-27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汉谟拉比法典》并非是一部全新的法律,而是将王国内相互冲突的法律惯例、习俗和法官的裁决结合成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并以此来调节社会秩序、这表明该法典(     
A.宣扬了君权神授理念B.重视法律理论体系建设
C.致力于维护国家稳定D.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
2024-05-1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0 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1917年,面对俄国的革命形势,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告诉人们,不能把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看成是同一个模式的、一成不变的、僵死的事物。该观点(     
A.否定了暴力革命学说B.重构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
C.标志着列宁主义形成D.意在强调俄国革命特殊性
2024-05-14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78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3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演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华民国成立伊始,参议院通过决议,全国军队编制为五十个师,军队数量总额为50万人;五四运动前后,据相关部门调查,全国军队保守估计也有150万人。这反映了(     
A.袁世凯为称帝扩张军队B.民国军队的近代化成果显著
C.封建割据军阀扩充势力D.民国政府积极抵抗外来侵略
2024-05-13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3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7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7 . 对经济全球化的正面理解
2024-05-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秘籍04 2024年高考考前【易混易错提醒】-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8 . 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2024-05-1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秘籍02 2024高考考前抢分必记核心知识点扫描——中国近现代史 - 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9 . “泛非主义”思潮由美洲黑人在20世纪初最先倡议,核心是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后蔓延至欧洲,二战后转移到非洲本土,发展成为“非洲群众性政治运动”。这一变化得益于(     
A.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构建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非洲民族民主意识的增强D.欧美国家实力日益衰退
2024-05-10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西汉自武帝以后,郡县长官一般由外籍人士出任,掾吏一般由本地贤良出任;东汉时又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在姻亲之家所在地任职,即便非姻亲关系,地方官员也要回避籍贯上的对应关系:如甲州刺史是乙州人,则乙州刺史不能由甲州人出任。汉代这些规定(       
A.保证了地方吏治清廉B.旨在加强中央的权威
C.解决了同姓封国威胁D.沉重打击了地方豪强
2024-05-07更新 | 182次组卷 | 2卷引用:倒计时10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