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     
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形成了区域文化认同
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D.早期国家进一步发展
2024-05-17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二选必3 历史期末模拟测试A卷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2 . 服饰:20世纪初,中国服饰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融入____服装设计中。
2024-03-06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服饰:17世纪末,法国____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2024-03-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4 .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意义
(1)从历史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就是____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
(2)从经济层面看:保护好文化遗产,在扩大______、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从地位层面看: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_____,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______
(4)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保护文化遗产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为发扬______和实现______提供有力支撑。
2024-03-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2024高二下·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背景
(1)价值:
①文化价值:有利于传承____、维护世界文化的_________
②学术价值:是研究历史、语言、民俗、建筑和民族学等学科的重要史料;
③政治价值:增强_____和国家认同感。
(2)现状:一直受到严重威胁,且______
(3)经验:针对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各国家采取了不少举措,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4)传统: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
2024-03-0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6 .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     
A.文化多样性B.文化的全球性C.文化的时代性D.文化的区域性
2024-0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选择性必修三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7 . 【近现代城市化】

材料一   1800年,美国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1%。到1870168个城镇人口超过1万,只有15个城市人口超过10万。1880年以后,城镇向外扩张,连接全国各个城镇的铁路网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到1920年,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农村人口,达到51.2%。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随着小汽车的普及,中心城市人口开始出现向郊区扩散的现象,郊区住宅不断出现,进入了城市人口的郊区化时代。1950年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不断上升,超过50%,城市化水平达到64%。但是之后经济活动和人口持续不断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和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郊区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城市经历着明显的人口流失,农村发展速度,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第一次超过了城市,许多企业从城市流向乡村。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材料二   现代日本城市化是一种人口从农村及小城镇地区向太平洋沿岸城市移动的过程,日本的十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而且七个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日本自20世纪六十年代初推行工业化政策以来,农户转移速度加快,农户人口急剧减少。据统计,到1971年,日本中小企业发展到508万个,从业人数达到3040万人,从业人员增加了1倍多。在日本城市化急剧推进的5060年代,正是国际环境有利于贸易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外贸及技术的引进加快了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但是也造成农村人口稀疏、产业衰退、社会设施奇缺、文化水平落后。日本在城市化中后期注意到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

——摘编自高强《日本美国城市化模式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美国城市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日本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日本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2024-01-27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4 选择性必修二 经济与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1世纪起,意大利中部一些城市的手工业发展起来:卢卡的金银器制造业、比萨的皮革业、米兰的武器制造业、威尼斯的玻璃制造业、皮亚琴察的棉布亚麻混纺业、佛罗伦萨的布料加工业,以及众多城市的丝织业。据此推知,这些城市手工业的发展(       
A.助推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B.推动国内统一市场的实现
C.缘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D.得益于贸易交往的推动
9 . 泰山红门宫,宫前建有孔子登临处等石坊;宫内分东西两院,东院正殿三间,原为道教殿堂,后曾供奉弥勒佛,俗称弥勒佛殿;西院正殿三间,为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之所。红门宫的这一建筑特点体现了(     
A.大一统思想的渗透B.程朱理学对古建筑的影响
C.人与自然的和谐美D.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内涵
2024-01-10更新 | 255次组卷 | 7卷引用:选必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0 . 1977年, 国际博物馆协会把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确定活动主题。2023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下列关于博物馆职能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
B.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
C.以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D.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领域的知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