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太宗实录》是北宋史官修撰,完整记载宋太宗一朝22年史事的官方史书。而《续资治通鉴长编》是南宋史学家编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史学巨著,取材丰富。《实录》最大的史料价值在于原始性,而《长编》的史料价值在于繁复和考异。据此可知(     
A.《实录》的史料价值高于《长编》B.《长编》是二手史料,可信度较低
C.《实录》与《长编》可以相互补充D.《实录》能完全真实反映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朝建立之初,推行户贴制度。对下面两则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实录为正史,记载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B.户帖为一手史料,可直接还原全部事实
C.两则史料均是口述史料,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D.两则史料可以互证明朝初年实行的户籍制度
2023-01-13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按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秦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历史真相只能依靠考古发掘B.考古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历史研究需要多重证据印证D.二手史料的可信度不高
2022-04-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通过分析表中关于集体农庄的不同记述,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关于集体农庄的记述出处
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共中央审定,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一(据苏联档案)
达里娅马克西莫夫娜伊佐托娃(1909年出生)回忆道:30年代的饥荒中,人们开始患上浮肿病,上面来人大肆搜刮,只留一点点种粮,口粮不给。《国家灾难:苏联农业集体化一亲历者的回忆和档案材料》2001年出版

A.官方公布的属于一手史料最为可信
B.苏联档案属于一手史料叙述较为客观
C.回忆录属二手史料年代久远没有价值
D.需要留意各类史料背后的主观目的
2020-07-28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私人笔记述其见闻,多半道听之言,世固以次料目之矣,但有时所纪事变之内幕,名人之轶闻,以及制度兴革、社会情况,廻非官牍所能详,则仍属原料……故原料与次料也,乃就关系之直接与间接而言,非其本身即具此特质也。”作者在这里最强调的是
A.私人笔记中有一手史料,也有二手史料
B.私人笔记多为道听途说,没有史料价值
C.私人笔记中原料与次料之关系是直接与间接关系
D.私人笔记中第一手史料与第二手史料没有绝对的界限
2020-05-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崇明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朝建立之初,推行户贴制度。《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下图为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刊印了朱元璋的圣旨,还登记了汪寄佛一家的人口、田地、房屋等项内容。对两则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录为正史,记载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B.户帖为一手史料,可直接还原全部事实
C.两则史料均是口述史料,更具有历史真实性
D.两则史料可以互证明朝初年实行的户籍制度
7 . 史料分类史料,是历史的遗存,也是研究历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与价值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ABC

民国时期的婚礼
DEF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后者是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其原作者而为之的历史;有意想以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


请根据上述史料分类的提示,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将字母填在下列横线上。
(1)第一手史料:        
(2)第二手史料:        
(3)文献史料:        
(4)实物史料:        
(5)有意史料:        
(6)无意史料:        
2019-09-1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松江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国维是早期研究甲骨文的重要学者,他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作比较,以甲骨文的记载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这说明
A.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互佐证有利于甄别真伪
B.《史记》等二手史料不能作为探究历史真相的证据
C.只有考古史料才能印证历史的真伪
D.《史记》的记载是司马迁伪造的历史材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孙中山在“有志竟成”篇中说明其著述动机时写道:

据其所述,我们在运用史料时要注意
①了解其产生的具体情境   ②亲历者的记录完全真实
③二手史料没有研究价值   ④多源互证更易接近真相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19-12-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关于对康有为“公车上书”一事的描述,过去人们利用的基本史料是康有为的《我史》,即事件当事人的说法,后人往往信之为确论;而今也有学者依托档案史料研究认为康有为组织的18省联名上书,并不是督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送去。由此可以得出(       
A.当事人的记录不可用于史学研究B.运用一手史料能够复原历史真实
C.通过后人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占有更多原始史料更有利于探寻真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