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新材料·新视野·新方法

材料一   由于传统史书对于殷商历史叙述过于简略,故一度有人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殷商的历史得以证实。甲骨文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与《史记》所载不尽相同,并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甲骨文反映出商代祭祀分为不同等级,祭祀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云、星、山川河流等诸神,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甲骨文还记载了商王与其它地区的朝聘贡巡之礼、军事联盟之礼、贵族之间的通婚之礼等。

——摘编自陈戌国《中国礼制史》


(1)①依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反映了商代哪些社会状况?
②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材料二   “世界史”和“全球史”是人们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两种不同视角。严格意义的“世界史”在人们具备全球性地理知识后就出现了。它以政治、军事和外交为框架,把各区域、国家、民族的历史简单拼凑在一起,近代欧洲的发展使得众多史学家把欧洲视为先进和文明的样板。“全球史”出现于20世纪后半期,是当代全球化趋势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它研究的重点是不同国家、地区和文明之间的差别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倡全面客观地看待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肯定所有民族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材料三   截止至20世纪末,关于人类全球化进程的起源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起源
全球化500从新航路开辟算起
全球化150从工业革命的传播算起
(2)①依据材料二,比较“世界史”与“全球史”两种研究视角的不同点。
②阅读材料三,表明你赞同哪种观点(也可提出新观点),并运用“全球史”的视角简要说明。
2022-08-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选择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期托名大禹的一篇地理著作。文中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如图)并分成九个等级:雍州上上,徐州上中,青州上下,豫州中上,冀州中,兖州中下,梁州下上,荆州下中,扬州下下。据此分析,《尚书·禹贡》对以下哪种说法的史料价值最大
A.西周时期以都城为中心的分等级统治体制
B.“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开端
C.战国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统一观念
D.大禹时代的国家疆域及行政区划
2022-01-18更新 | 197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大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始终存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根据中共二大的最低纲领,“人民大众”应该是
A.近代新兴的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B.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2021-01-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瞿秋白认为
A.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B.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运动
C.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D.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不切实际
2020-07-08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北京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1918年,随着美国士兵和华人劳工远赴欧洲,流感病毒也在美洲、欧洲、亚洲迅速扩散。各参战国政府和官员为了安抚民心士气,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不允许把流感渲染成“瘟疫”。英法美所有城市的卫生部门都表示,这不是大问题。实际上仅仅只在美国费城一地,6周内就死了12000人,医院陷入瘫痪,医护人员严重不足。1918年11月,德国在战争和流感的双重压力下宣布投降。到1920年春季,肆虐了两年的“大流感”才逐渐消失。据统计,这次大流感,直接感染了全球1/3的人口(当时总人口17亿),造成至少约2000万人死亡。大流感后的100年内,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发明用于治疗流感引起的肺炎,各国的卫生公共政策都开始了变革和重组,建立起更先进的疾病监视体系,提倡全民卫生保健和廉价医疗,确保大规模传染病被掐灭在萌芽状态。人们也认识到,卫生问题是一个公共问题,公开、透明对于疫情防控的意义重大,更清洁的水源,更丰富的营养,更好的公共条件和私人卫生意识,才是抵御疾病的最好办法。

——摘编自【美】约翰.M.巴里《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流感疫情恶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流感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73年,对外国使臣朝见清朝皇帝时不行跪拜之礼,有官员认为:“彼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豕羊于一堂也。”这体现了
A.主动变革的积极心态
B.平等友好的外交观念
C.天朝上国式自我安慰
D.独立自主的国家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A.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