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2023-12-18更新 | 128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6年,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听闻教育部命令中学历史教科书不得有挑拨国内民族感情之处,于民族战争不得言,要证明民族同源。对此他表示不以为然,认为各民族同源无法证明,他还认为大中小学所学之历史只能有详略深浅的差别,不能有真伪之别,因此古代史上之民族战争无避讳之必要。以下观点或做法符合陈寅恪先生观点的是(    
A.春秋笔法的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B.历史研究求真致用不能共存
C.有伤民族团结的历史问题禁止研究
D.因爱国需要而致失史实之真,则缪矣
3 . 我国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第十四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专业技术和行政执法等类别,职位分类侧重资历条件和职务、职责相结合。这一规定(     
A.适应了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B.有助于选拔和培养通才型人才
C.改变了国家政权的组织结构D.旨在建立清正廉洁的官僚队伍
4 . 1873年,英、美等五国公使联合照会清政府,要求觐见、呈递国书时行三鞠躬礼。清廷不同意,双方往复辩论数十次无果。李鸿章建议,中国与列强已订约,再不能用属国之礼相待,清廷采纳其建议,在礼仪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清廷的“让步”说明其(       
A.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B.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C.具备了近代外交意识D.与各国的宗藩关系瓦解
2023-09-08更新 | 162次组卷 | 5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一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每一历史思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时代主题表现出来的。因历史环境差异的制约,变化中的时代主题,往往使历史思潮呈现多姿多彩的内容。历史和社会是统一的,如果说历史是社会的纵断面,那么社会就是历史的横断面。历史从不是已经消逝的过去,而与现实、未来相关联。对其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思潮是时代主题的表现形式之一,且内容丰富多彩
B.历史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存在
C.历史研究要关注历史思潮,从而凸显历史研究的时代性
D.历史思潮是历史与社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6 . 宋代士人对王安石的为人及其变法的内容多不赞同,称之为小人、权奸,甚至将靖康之难的祸因归于王安石。明朝出现诸多不同于以往的声音,到对王安石变法内容再思考,再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再探究(     
A.宋代社会风气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B.明朝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有所放松
C.明朝比宋朝的观点更加准确可信
D.历史评价易受到时代环境的影响
2023-09-01更新 | 706次组卷 | 3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选必一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7 . 如表所示是1997—2002年部分会议上江泽民对民生问题所作的决议或报告的摘编。这些方针政策旨在(     
会议内容
中共十五大(1997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2002年)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就是为人民办实事
中共十六大(2002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A.维护人民根本利益B.巩固发展市场经济
C.推动民主政治建设D.转变党的工作重心
2023-08-3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5
8 . 如表为西汉《盐铁论》及张家山出土汉简《二年律令》中关于伤害马、牛行为的惩罚的相关史料。据表可知(     
文献史料   内容
《盐铁论·刑德篇》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
《二年律令·盗律》贼杀伤人畜产,与盗同法;犬杀伤人畜产,犬主赏(偿)之
《二年律令·田律》诸马牛到所,皆毋敢穿穽(陷阱),穿穽及置它机能害人、马牛者,虽未有杀伤也,耐为隶臣妾。杀伤马牛,与盗同法
A.出土文献记载更为可信B.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互印证
C.历史真相依赖史学记载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可还原历史
2023-08-3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3
9 . 近年来,一些学者以《匈奴列传》“可缮者治之”的记述,提出秦长城因秦昭王之旧,单纯加以修缮而成;而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逐斥匈奴后在旧址上发展出了新路线。考古学家通过考古证实了今兰州存在秦始皇长城,即秦长城较秦昭王时期有所北移。这说明(     
A.秦朝北方民族关系改善B.秦长城依照山川地势而建
C.考古发现回应证史需求D.时代靠后更接近历史真相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琅,福建晋江人,明朝末年,他从军剿匪,威名远扬。明朝灭亡后,追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参与剿灭广东抗清义军。后又追随郑成功与清军作战,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将领,后因与郑成功发生矛盾,父子兄侄被杀戮而再次降清。

1662年,施琅被康熙皇帝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4年和1665年,他曾两次率领福建水师攻打台湾,均因风大浪高、准备不足而失利。施琅在给康熙的上疏中认为,台湾问题要早日解决,否则,台湾长期与大陆分离,文化教育不同,会引起最终分裂。他一直专心研究对台海战战法,故对台湾情况和收复台湾的策略非常熟悉。1683年,施琅率福建水师在澎湖一战大败郑军,施琅对被俘郑军兵将优礼相待。通过政治争取,郑克塽奉表纳降,因与郑家有深仇,有人担心他战胜后会进行报复,但他说:“绝岛新附,一有诛戮,恐人情反侧。吾所以衔恤茹痛者,为国事重,不敢顾私也。”台湾统一后,朝廷内部关于台湾的弃守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李光地认为台湾孤悬海外,要之无益。施琅听到十分生气,慷慨陈词,痛斥“弃地论”,在《恭陈台湾去留疏》中,详细论述了台湾的物产、地理位置及地理形势,认为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是东南沿海的屏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康熙采纳其言,在台湾设府驻兵,统一治理。从此台湾完全归于中央政府统一有效的管辖之下。

——摘编自左振宇《统一方略——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统一台湾启示录》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施琅进行评价。
(2)请结合所学,谈谈应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2023-08-16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专题22史学理论和史学素养(单元综合测训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