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解决长期以来妇女代表性不足的问题、增加妇女的政治代表比例、促进政治民主和公平,国际社会中通常采用性别配额制的选举方法,在以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为代表的公约及妇女运动的努力下,包括联合国、各国议会联盟、欧盟理事会等纷纷呼吁其成员国在选举中妇女占比至少达到30%。英国的性别配额制首先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社会民主党选举中,为在大选中赢得更多的席位,1993年工党首次正式确认采用性别配额制,英国国内其他政党基于自身利益也在积极响应。

——摘编自谢飞先《英国议会选举性别配额制的发展动因分析》

材料二   1978年,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总结了建国以来妇女问题的经验教训,报告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实现妇女彻底解放的金光大道。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恢复,妇女需要合法民主的渠道进行政治参与与政治监督。在1978年到1995年间,我国县、乡级妇女组织分别达到2810个和65145个,广大基层妇女开始逐渐走向政治舞台,积极主动参与县、乡基层组织的政治事务管理;1990年,中国共产党员性别构成中妇女约有70多万人,占总数的14.5%,城市女党员人数高于农村;根据调查发现,在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一般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中,1982年妇女占24%,男性占76%;1990年,妇女占26%,男性占74%,且半数以上省市区都选拔了妇女高级知识分子进入领导班子。

——摘编自张茜《改革开放初期妇女政治参与研究(1978~199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英国选举性别配额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妇女参政的认识。
2024-01-16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小细节、大历史】

材料   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细节,丰富的历史细节背后往往蕴藏着真实的历史。   

著作或论文《科学革命的密码》(东方出版中心,202112月第1版,第253254页)1554年,一支拥有50门火炮的西班牙炮兵部队在开往荷兰前线时使用了近5000匹战马。火药武器及其全军装备所需要的如此高昂的成本,极其有利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国家竞争体系的诞生和演化,相继带来一场“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战疫:人类历史上的悲壮记忆》(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207月版,第208页)18121224日,当最后一批法国部队狼狈地撒到德国时,拿破仑的60万大军只剩下约4000人,其中大部分人染病。至此,拿破仑征服俄罗斯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后人将这场令拿破仑蒙羞的瘟疫称为“斑疹伤寒将军"。
《中国近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7月第1版,第162页)同盟会发难的原定日期是旧历八月十五日,后因预备不足,改迟十天。却在八月十八日,俄租界的爆炸使革命党的机关被巡捕破获,革命党人名册也被搜去,于是仓促之间定八月十九即阳历十月十日起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王妹、侯少卿)19617月的一天,袁隆平在试验田选种,意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1964年,袁隆平再次发现1株“天然雄性不育株”。耗时9年后,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亩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难题做出重大贡献。
阅读材料,围绕“小细节、大历史”,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迄今为止,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实现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大发展,有三种现代化模式,可概括如下:

现代化模式代表国家特征
原发式英国、美国、法国等发展动力来自于社会内部;有起步早的优势;渐进、缓慢,思想启蒙、政治变革、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后发式日本、韩国等发展动力源于社会外部的压力与挑战,由国家政府主导推动、借鉴原发式现代化经验,快速、突进,文明不协调
新发式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借鉴前人经验,基于国情,正在发展过程的探索中,表现出民族性、文明多样性的发展特征;面临社会内外挑战

——摘编自孙鼎国《三种现代化模式比较研究与借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的整体或局部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
2023-04-29更新 | 36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0年,曾坚定支持科举制改革的梁启超发出言论:“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此种言论与当时士人多有契合。以上材料可用于探讨(       
A.清政府立宪运动的局限性B.维新变法运动的后续影响
C.科举制对时代潮流的迎合D.清末教育体制改革的局限
6 . 《大唐创业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是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其笔下的李渊是一位勇敢的领袖、刚烈的对手和足智多谋的战略家。而按照新、旧《唐书》和司马光《资治通鉴》等的记载,李渊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史书关于李渊不同形象的记载,可以说明(     
A.唐朝是一个开放时代B.历史目击者的记录更可信
C.李渊完成了全国统一D.时代影响人们的历史认知
2023-02-17更新 | 782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19世纪30年代的霍乱疫情最终使英国政府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城市治理政策,以1848年《公共卫生法》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开始干预城市发展,进入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这说明当时英国(     
A.疫病流行阻碍了工业化进程B.“城市病”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以干预主义应对城市化问题D.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8 . 《汉书·文帝纪》记载,汉文帝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然而最新考古研究表明,霸陵所在地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推翻了过去流传千年之久的谬误。这说明(     
A.官方史料研究价值较低B.历史知识均需考古验证
C.考古发展促进史学进步D.年代久远的历史不可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受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安全入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治理能力的强弱B.社会制度的差异
C.经济水平的高低D.自然因素的影响
10 . 一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责任归咎于德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国家利益影响历史叙事B.历史教科书不能叙述真实的历史
C.一战推动历史观念变化D.法德对战争责任的认识渐趋理性
2022-11-16更新 | 647次组卷 | 1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练习(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