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9年梁启超等社会精英游历欧洲,却到处看到和听到西方文化人士失望于自身文明,“想输入些东方文明,令他们得些调剂”的言论使他们倏然觉悟,转向国人提倡东方文化,因此引发了国内流行一时的东方文化思想。《欧洲心影录》中梁启超甚至这样感慨,我们的国家有个绝大责任横在前途,“什么责任呢?是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他化合起来成一种新文明”。

20年代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这种多少有些不太正常的过分热情逐渐消退,但各种专业译介和研究却继续得到发展。……对于近代以来屡遭西方劫难,严重缺乏文化自信的国人来说,这无疑起到一定的鼓励效果,部分扫除了由来已久的文化悲观情绪。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这场中国文化西播热潮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虽然西方世界的文化歧视态度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独特优势,开启了自身的近代复兴,步入又一个全新历史阶段。

——摘编自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材料二   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儒家文化的影响。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东亚儒家社会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会有着根本的差异。儒家社会相信个人脱离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个社会,而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维持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尊贤、求知等美德。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产力的人民,推动了经济增长。

——摘自《历史选择性必修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结束至二战期间,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加坡与西方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当今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我们应注意什么问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21世纪,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迅速。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宏伟目标。目前全市公共图书馆总数1086所,远超纽约等国际化大都市,每1.63万人拥有一个图书馆设施、每万人拥有馆合面积约292平米、年度文献购置费将近1.4亿,电子图书总量遥遥领先,数字化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深圳“图书馆之城”构建了覆盖全市的总分馆体系。2022年底,宝安、罗湖等区纳入区级总馆垂直管理的基层图书馆有146家,街道图书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已过半数。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还体现在新型空间建设与品牌活动培育。“南书房”是深圳图书馆打造的经典阅读空间,在其示范影响下,大批公共阅读新空间涌现出来,成为深圳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引领了全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20多年来,一大批有特色的阅读品牌活动得到培育,“爱阅”融入了市民生活,书香成为了深圳底色,深圳赢得了“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美誉。如今,“图书馆之城”的理念、构想与实践由深圳开始辐射国内,广州、东莞及中西部地区等都开展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实践。

——摘编自李国新《“图书馆之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的深圳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深圳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金朝中期,金世宗将国号“金”解释为女真完颜部的祖源按出虎水(女真语读“金”),并将按出虎水附近的长白山、混同江塑造为女真民族的神山圣水。金世宗对国号的解释意在(     
A.构建女真文化本位观B.神化祖先以强化皇权
C.加强对祖源地的开发D.保存本民族历史记忆
7日内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创新部)历史试题
4 . 中世纪西欧,教会学校不开设身体教育方面课程,严禁开展身体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学生只能进行虔诚的祷告和研习经书。到10世纪,德意志教会学校因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投石和赛跑活动而对其实施鞭笞和断食的严厉体罚。这说明当时教会学校(     
A.压抑了现实的人性B.代表了贵族阶层利益
C.垄断社会教育资源D.阻止古典文化的传播
5 . 史学家在研究某一历史事件时称:整个东方世界从高丽到匈牙利都被其推倒而上下颠翻……此时回教的前景是从未有过如此的黑暗,在印度大地以西的所有回教苏丹们全部被毁灭。该事件(       
A.增强了亚非欧三大洲的联系B.促进了希腊文化向东方传播
C.根源于游牧世界的大举南下D.改变了亚欧地区的文化面貌
6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是现实主义者,不具有古埃及人那种来世复生的思想。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结,更关心现实和实际的问题,重视法律以规范社会秩序,克服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这反映了(     
A.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安宁富足B.古代埃及重视宗教神权统治
C.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有着深刻影响D.两河流域居民宗教观念淡薄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园产生于18世纪末的欧洲,19世纪开始在美国流行,此后相继出现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多种类别。国内最早提及森林公园的报刊是1905年留日回国学生主持的《大陆报》。晚清出使人员已观察到西方各国城郊广设园林,并“讲求种植之法”。1919年,留美归国后即任广州大元帅府秘书的孙科撰写《都市规划论》,在其领导下,广州市自1921年成立市政厅以来,积极筹设市内公园、添植树木。自1931年起,国民政府先后三次下令全国主要城市筹建森林公园、栽植树苗。同年7月,北平市政府令社会局核查适宜之地,后协商在天坛、先农坛、日坛、地坛设森林公园。在民初市政改革期间,其中几处已先后设为公园,均向市民开放。在时人看来,国民政府在城市内外的植树造林运动,大体是“说而不行,行而不远,敷衍门面”,故常有“年年植树,无日成林”之叹。

——摘编自左承颖《“森林”进入城市:民国时期森林公园筹设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森林公园作为国有林场的“林副产业”而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森林公园的诞生便是国有林场对经济利益追逐的结果,这样的价值导向直接指引森林公园走上了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将经济利益作为追逐的首要目标,相关建设也都以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导向,表现出明显的旅游目的地的特征。1998年,林业发展战略转型后,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始推动森林公园建设与地方发展规划的有机融合,森林旅游博览会和森林旅游节等节庆活动的举办,推动森林公园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森林公园作为“满足人们生态文化需求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和“自然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出并开始付诸实践。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强化了森林公园“禁止开发区域”和“自然保护地”的性质,森林公园的自然保护地属性基本确立。

——摘编自王娜《中国森林公园近40年发展的嬗变逻辑与实践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森林公园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森林公园的嬗变路径,并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以来影响中国森林公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是北魏封和突墓中出土的狩猎纹鎏金银盘,盘上狩猎图是中亚和西亚广为流行的一人二兽题材,传到北魏后结合佛教寓意,发展为稳定的一人二龙题材。这说明(       

狩猎纹鎏金银盘

A.北魏与中亚已建立直接联系B.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C.当时北方民族交融不断增强D.外来宗教与中原文化相融合
9 . 1866年,清廷与英法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以法律形式完善关于华工出洋的相关事宜。但是此后西班牙殖民者诱拐、虐待华工事件时有发生。1873年清廷与西班牙签订《古巴华工条款》。这表明清廷(     
A.巩固外交主权独立B.主导构建国际秩序
C.健全近代外交体系D.放弃朝贡贸易体系
10 . 自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人向西亚、南亚和南欧各地迁徙,创建赫梯、波斯、印度、希腊等文明。到了公元3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式微,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人发起大规模的民族迁徙,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这说明印欧人的迁徙(       
A.奠定了封建国家的基础B.促进了区域文化的发展
C.决定了亚欧人口分布格局D.终结了各大洲的孤立状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