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56~1880年,清政府分别编纂了不同时期的中外交涉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1904年,清朝官员王彦威辑成光绪时期《筹办洋务始末记》,并未刊印;其子予以补辑,定名《清季外交史料》于1934年出版。上述资料汇编名称的变化深刻反映了
A.主权意识的明确B.夷洋观念的转变
C.中外交往的困境D.时代变迁的影响
2021-09-12更新 | 186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2 . 据统计,1846-1924年,有4800万欧洲人移民到人口稀少且迅速工业化的地区;1960-2004年,人口稠密且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有5600万移民进入欧洲。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欧洲经济水平较高B.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欧洲政局较为稳定D.欧洲出生率的降低
2021-08-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袁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被国人视为奇耻大辱。(1915年)59日,北京总商会通电全国各省商会,痛陈“我国民苟欲自列于人类,五月七日之耻,此生此世、我子我孙,誓不一刻相忘!今请自本年五月七日始,我四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以助国家。”数日之间,北京总商会的通电在全国各地散发,各主要报章无不一再疾呼“勿忘国耻”!不仅报纸、墙上、商标上、信笺上到处可见“勿忘国耻”四字。一时间,国耻茶壶、国耻花瓶、国耻扇、国耻摄影等,无所不有。另一方面,在此全国群情激愤之时,纪念国耻的活动有时也流于形式:杯箸上刻国耻纪念而花酒照样吃;舞台广告皆书国耻字样而戏照样看;特别是麻将牌刻上国耻纪念后照样打。无怪乎有人叹息道:如此乐不可支,则对国耻其实又“愤于何有”。

     ——摘编自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材料二   2 国民政府国耻纪念大事表

时间活动
1928公布《五九国耻纪念宣传大纲》: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扑灭中国共产党,完成北伐统一中国等口号
1929公布《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将五九、济南、五卅、沙基惨案发生日列入国耻纪念日,规定全国下半旗致哀
1930修正《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将四个国耻纪念日合并,特意将五九定为“国定纪念日”,规定停止娱乐宴会,号召各界一齐纪念
1935公布《修正革命纪念日简明表》:明确了五九纪念日“全国一律下半旗,停止娱乐宴会致哀“等规定
1938颁布渝字三五四号令:规定7月7日为抗战建国纪念日,并列入历书纪念
1940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决议:将五九纪念并入7月7日抗战建国纪念日

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指出民国时期国耻纪念的特点,并对国民政府时期国耻纪念活动的变化予以评析。
2021-08-24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7-【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长期保持的信念,一位名叫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的德国退休教师以《西方的没落》为题出版了一部专著,悲叹西方的衰落。


而与此同时的中国,一本名为《新青年》的杂志风行中国知识界,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等一大批中国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以改造落后的国民和社会为己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许多中国人恍然大悟,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作者梁漱溟宣称∶牺牲中国自己的精神而支持外国的道德准则和体制是自损其命。二梁贬抑西方的物质文明,也颂扬中国的精神文明;两人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相反,胡适和追随者喊道∶"到西方去!"胡适宣布,中国不但是在科学与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而且在每一方面——政治、文学、音乐、艺术、精神面貌,甚至是体形。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 20 世纪初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史料价值。
2020-12-03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史料类非选择题-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主观题解题步骤突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等问题。

1922年5月的某日,彭湃身穿白色学生,头载白通帽,走进海丰县赤山的的一个乡村。一个30多岁的农民见壮,即好奇地问:“先生坐,请烟呀!你来收捐吗?”澎湃回答:“我不是来收捐的,我是来和你们做朋友,因为你们苦,所以到这里来闲谈。”“呀!苦是命!先生呀请茶,我们不得空和你闲谈,恕罪!”农民说完就走开了。不久,又来了一个20多岁的农民,问:“先生属那个带?当甚么差事?来何事?”彭湃答:“我不是做官当兵的人,我前是学生,今日特来贵村,要和你们做朋友…”农民笑着说:“我们无用人,配不起你们官贵子弟,好说了,请茶吧!”头也不回地走了。彭湃不甘心就此离开,走到第二个村庄准备再碰碰运气。哪知进村,一头恶犬便对着他大吠特吠,张牙舞爪。村内门户深锁,空无一人。彭湃不得己只好打道回府。吃过饭后,打开日记,想把当天的成绩记在里头,结霖只有一个零子。此后连续数日,仍是如此,工作无进展。后来结识了张安、林沛、林溪、李老四等几位农友,在他们的协助下,并通过魔术杂技、改编歌谣等手段扩大宣传,才逐渐打开局面。

——摘自彭湃《海丰农民运动》

在中共早期农民运动中,彭湃被毛泽东誉为“农民运动大王”彭湃在海陆丰地区成立农会,斗争土豪劣神,毁地契,实行减租,成为当时广东乃至全国农民运动的旗帜和典范。至1929年,彭湃等人在广东海陆丰地区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实行了土地革命。


围绕彭湃与农民运动这一话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利用材料中的有关信息,结合历史背景和农村现状(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不超过300字)
2020-11-25更新 | 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介绍摘要“南海I号”沉船1987年发现于广东省台山、阳江交界海域,2007年整体打捞,2013年保护发掘工作全面启动。

沉船残长约21.91米,最大船宽约9.87米。船体结构较为完整,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中的“福船”类型。

截止至2019年,发掘提取的文物有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朱砂、动植物残骸、植物果核等,其中既有船货,还有船上的生活用具及旅客所携带的贸易用具或随身物品等。同时还包括反映埋藏环境与沉船关联的大量海洋生物残骸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遗留物。

发掘文物中瓷器约16万件套,金器188件套约2.8公斤,银器198件套约300公斤,铜器196件套(部分为铜钱铜环),铁器13件套,铅锡金属器60件套,竹木漆器98件套,石玉玻璃器26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

“南海I号”上大量的贸易瓷器是为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外销品种,几乎囊括了当时南方主要窑口与瓷器种类,大部分产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一件德化瓷罐上有“癸卯”年墨书。

沉船发掘铜钱数万枚,最晚年号为南宋早期孝宗时期的“淳熙元宝”款,发掘的金页和银铤铭文都与国内出土的南宋时期同类货币一致。

——摘自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南海I号”南宋沉船对研究南宋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16更新 | 23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拉甫却克墓地群是2019年在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博斯坦村考古发掘的唐朝时期的一处墓地群。图多为发掘的墓坑和文物。


——中国考古网2020年6月19日《新疆哈密拉甫却克墓地发现唐宋时期墓革》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唐朝时期新疆地区的社会风貌有哪此史料价值。
2020-10-10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缁衣·体全章》

材料一 《小戴礼记》是西汉礼学家戴圣据前代礼书所编,在唐代成为“五经”之一。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满足)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材料二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战国中期楚墓出土了大批典籍竹简,其中有《缁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其中《缁衣·体全章》中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好则体安之,君好则民欲(满足)之。故心以体害,君以民芒(亡)。”


(1)分别指出以上记载了《缁衣》篇的两则史料的类型。
(2)对比分析以上两则史料中《缁衣·体全章》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2020-06-30更新 | 30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3 史料类-2021年山东省新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高分攻略
9 . 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2020-06-28更新 | 335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9近代中国的经济(分层训练)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知识界对国学的观点争鸣(部分)

时间人物对国学的观点出处
1906年章太炎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国粹激动种性。《民报》
1915年觉生窃惟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数典忘祖,昔贤所讥。《拟各校配置读经讲经议》
1915年陈独秀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敬告青年》
1919年胡适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新思潮意义》
1932年王国瓒于科学急求以补之,且于将亡之国粹,合力而复兴之,则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经学与科学》

——摘编自李凡《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以来知识界对国学的观点争鸣”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0-06-25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0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