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妲己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其在历史记载、历代文人吟咏,再到明朝演义小说中,多为妖孽祸水形象,是倾商亡殷的罪魁。但也有不少人为她“翻案”,给予她同情。例如鲁迅曾在小说《阿金》中说“我一向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绝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这说明,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     
A.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评价依据B.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衡量准则
C.以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作为标准D.要结合特定的历史环境来进行考量
2024-05-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晋书》成书于唐,记载晋人周处年轻时横行乡里,为人凶强,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沈蛟龙合称为“三害”。后周处自知为人所恶,于是“射杀猛兽”“投水搏蛟”,发愤图强,并除“三害”,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得朝廷重用。清代《晋书校勘记》指出该典故源于南朝宋《世说新语》,考证周处拜师“二陆”为“妄传,非实事也”。张庆民《周处自新真伪考辨》认为当时世风重品藻,陆氏乃“江东大族”,为世所重,将周处自新一事附会在他们身上有其现实诱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世说新语》作为第一手史料,具有周处自新的真实性
B.《晋书》选材来自小说家言,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C.《世说新语》成书早于《晋书》,因此可信度相对较高
D.《晋书》《世说新语》作为史料,应该注意作者的立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烽火戏诸侯”是《史记》中的一则历史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为博美人褒姒一笑在骊山点燃烽火谎称犬戎入侵,史称“烽火戏诸侯”。有学者详考历代文献,发现最早记载这一故事的是《吕氏春秋》:周幽王置大鼓进行击鼓传音以备犬戎入侵,后为博得褒姒一笑多次击鼓,以至于犬戎入侵时诸侯无人来救,其中明载“幽王击鼓”而非点烽燧。据考证最早的“烽隧制度”仅见于战国时期《墨子》,迄今发现最早的烽火台遗址为秦代“通权火”祭祀所用,可见司马迁当是根据汉代的预警方式来推知西周时期的情况。这表明(     
A.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重于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史学家的使命
B.历史的全部细节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可以弄清
C.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史学著作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
4 . 如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何时,人们有不同意见。20世纪60年代,陈直先生认为这是汉初刘邦兼并天下时所制造。20世纪90年代,刘庆柱先生结合多年来考古成果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字瓦当最早应是出现于汉景帝时期,而迟至武帝时代,方始大量运用。2009年,辛德勇先生结合刘庆柱考古成果以及《汉书》有关武帝在元封三年开疆扩土的记载,认为这块瓦当最早出现于元封三年。据此可以得出(     

A.《汉书》比20世纪60年代的考古研究更接近历史事实
B.研究《汉书》历史文献才能准确还原汉代历史
C.传统历史结论会随着史料的发现与研究而不断完善
D.对产生的学术争论,须以新发现史料为依据终成“一家之言”
2023-11-16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三锋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上 “濮议”,是宋英宗时代对生父濮王应该作为 “养父仁宗的堂兄” 来对待,还是作为“英宗皇帝的生父”来对待的讨论, 引起了一系列政治事件。用现在的价值观看,这简直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争执。但是,在近代价值观以前,濮议本身,一直被反刍和议论。下列关于濮议的历史价值, 解读较为合理的是(     
A.过去史在我的现时思想活动中才能复苏,才获得它的历史性
B.由于年代久远,事端繁复,此类历史争论在今天看来都不值一提
C.议论重点不应放在争论的本身,而是应放在说明造成争论的缘由
D.历史争论须史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留待后人评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陈胜、吴广首义,揭开了反秦起义的序幕。关于起义的原因,《史记》中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而云梦睡虎地秦简《徭律》则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罚)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斥责):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水雨,除兴(免除)。”由此可知(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定论
B.考古发现比史书记载更接近历史真相
C.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
D.史料拓展更有利于全面理解历史真相
2023-11-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致远舰为北洋海军主力巡洋舰,1894年在甲午海战中沉没。下表为有关致远舰沉没的历史叙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致远药弹尽,适与倭船吉野值。管带邓世昌向吉野突。吉野即驶避,而致远中其鱼雷……船遂左倾,顷刻沉没,世昌死之,船众尽殉。

摘自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此书多参考当时的公文、电报、私人信函等)

(致远舰)被1枚重炮弹命中了水线。该舰的管带下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于是向一艘敌人最大的军舰冲锋,准备实行撞击。就在即将撞上敌舰之际,他的船倾覆了。军舰从舰首开始下沉,所有舰员与舰同沉。

镇远舰美籍雇员马吉芬的回忆(《世纪杂志》,1895年)

2016年致远舰考古调查发现致远舰外壳板保存完好……近艏部处发现保存完好的鱼雷引信、一些完好的弹药,均说明并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3年)
A.历史研究需要实物史料佐证才具有科学性
B.文献史料由于其主观性影响对历史的解读
C.史料的多元性有助于推动史学研究的发展
D.历史研究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
2023-10-12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每一历史思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时代主题表现出来的。因历史环境差异的制约,变化中的时代主题,往往使历史思潮呈现多姿多彩的内容。历史和社会是统一的,如果说历史是社会的纵断面,那么社会就是历史的横断面。历史从不是已经消逝的过去,而与现实、未来相关联。对其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思潮是时代主题的表现形式之一,且内容丰富多彩
B.历史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存在
C.历史研究要关注历史思潮,从而凸显历史研究的时代性
D.历史思潮是历史与社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9 .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各种类型的历史资料数据库相继建立。有学者认为,“大数据使历史资料利用产生革命性变革”,历史研究进入“e-考据”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史料运用的原则
②数字化史料丰富了史学家的研究手段
③历史资料数字化提高了史料利用效率
④“e-考据”指历史学与考古学的结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关于“共和行政”,历来存在两种不同的记载:一是“共伯和行政”,即共伯和代行王政,类似记载既见于《鲁连子》《庄子》《吕氏春秋》等传世文献,又见于出土文献——古本《竹书纪年》;二是“周公、召公行政”,即周公、召公二人共同代行王政,主要见于《史记》。近年,有学者结合当代出土文献清华简《系年》对此作出新的研究,认为“共伯和行政”是历史真相。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代出土的文献比前代的出土文献更可信,因此史料价值更高
B.前一记载的史料来源比后一记载更加广泛,因此其可信度更高
C.当代的一些新近出土文献往往能够印证、纠正或补充传世文献
D.对于存在矛盾的记载,我们可以依靠推论想象等方法加以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