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是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自然生态系统的解决又依靠良性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建立,强调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个人生态问题的重心在于通过修身解决心身关系问题,进而解决社会生态问题以根本解决自然生态问题。儒家的也包括爱自然,对待具体的自然事物,不是简单的不杀生,强调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儒家经典强调,必须制定相关礼制、法规来保护生态资源,禁止人们随意砍伐树木、捕鱼捉鳖。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之间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足以食人”“足以衣人,但只有运用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才能实现丰衣足食,国家应该设置专门官员来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

——摘编自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等

材料二   1973年以来中国生态观念的的变迁

年份生态保护主要观念
1973—1981年首次打破社会主义中国不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观念
1986—1991年首次提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992—1996年首次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等重要
1997—2001年首次提出源头保护和自然恢复
2007—2011年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
2012—2016年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2017年至今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侯鹏、高吉喜等《中国生态保护政策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儒家生态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生态观念变迁的背景,并分析生态文明理念提出的历史意义。
2021-04-27更新 | 21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