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5 道试题
1 . 明朝前期的“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与建文帝进行政治军事斗争的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明实录是明朝最重要的官修史籍。明朝共修有十三朝实录,诸如《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等。其中建文朝无实录,《太宗实录》前九卷为《奉天靖难记》,不书建文年号,只写元、二、三、四年,卷十上至卷十五记建文四年(1402)秋七月燕王朱棣夺位后之事,时未改元永乐,革除建文年号,称洪武三十五年。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明朝官方史料《奉天靖难记》《太宗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南京陷落之际,皇宫大火,建文帝朱允炆自焚而死,朱棣(太宗)将其厚葬。不过,当时也有很多建文帝逃亡的说法。康熙年间,修撰明史的史官分为两派,一派参照实录主张“崩死宫中”,另一派则主张“逊国出亡”。“自焚说”与“逊国说”两派相持不下,主持者王鸿绪最终采用“自焚说”。但是《明史》成书后,对建文帝最后行踪的记载是“宫中火起,帝不知所踪”,下文中又作补充“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据《明史》等资料


(1)分析有关建文帝“自焚说”与“逊国说”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如何利用古代官修史书开展历史研究。
2023-04-11更新 | 34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垣(18801971),字援庵,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他在1943年叙述自己的治学经历时说道:“至于史学,此间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后颇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他在“中国史学名著评论”的备课札记中写道“或问:‘现在中国史应如何做法’。答曰:‘一方面要发挥本民族伟大之精神,一方面要指责历朝政治之缺点;处处说明社会进化之原理,及国民与国家之关系’;目的在造就现代式的国家,与各国享平等之幸福。此现代本国史之做法’”。

——摘编自毛璃方:《陈垣“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新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垣的历史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垣历史观形成的条件。
2023-04-21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私人藏书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庄子》记载“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其书五车”,孔子“藏书于周室”。《汉书》记载:孔子晚年整理典籍,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文献整理方法。《墨子》记载“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韩非子》记载“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

材料二隋朝的私人藏书以许善心、柳辩二人最为著名,他们都藏书近万卷。唐朝的藏:书种类包罗万象,藏书万卷以上者近20人。隋唐藏书家还参用自己的藏书进行目录编纂工作。

——摘编自吴修琴《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发展述略》等

材料三在目录学领域,私人藏书目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来源之一。很多的学术典籍虽失传于政府书库馆阁之间,却往往可以在私人藏书中一窥堂奥,因此不少私人藏书目录成为后世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

——乔楚《古代私人藏书目录与政府藏书目录书写原则比较》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隋唐私人藏书与春秋战国私人藏书的差异,并分析推动这两个时期私人藏书发展的历史原因。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分析古代私人藏书的文化价值。
2022-04-10更新 | 649次组卷 | 5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开始,到1851年,英国花了92年的时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经济学家保尔·芒图说,正是大批农村闲置劳动力的涌入,大工业的发展才成为可能,而大工业的发展又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和迁移,两者密切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推拉力机制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英国政府对社会领域进行不断探索,以实现城市社会管理,从济贫法到社会保险的一系列社会立法,提高了城市的凝聚力。

——摘编自唐庆《近代英国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市化》

材料二   “农民工”指的是虽然身份是农民,但主要在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工作的人。农民工身份是农民,职业是工人,是特殊的社会群体。中共中央于1984年发布一号文件,规定准许农民自筹资金、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此文件可谓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动的一个标志,自此,农民工开始大量涌进城市。201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是28836万人,其中,在本地就业的农民工11570万人,外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17266万人。

——摘编自徐胜兰《生计与发展——浅析农民工进城的“推力”》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特征,并分析造成上述特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人口迁移的共同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中国出现大量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并依靠市场交易取得日常消费品。跨区域的大额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林业产品、动物产品与肥料。曾经是帝国稻米主要生产区域的长江下游三角洲,现在忽然因为栽种棉花导致粮食作物短缺,因而开启了其他区域出口导向之商业化稻作的大门。大量来自新世界墨西哥,经由菲律宾藉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使晚明时期帝国逐渐转变为银本位制,且“一条鞭法”等税赋改革所形成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

——摘编自卜正民、罗威廉《哈佛中国史·大清》

材料二   史料1

史料   2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两则史料,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023-11-12更新 | 288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企业纷纷编纂企业史志,展现企业文化,树立品牌形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十年(1745),贵州总督张广泗向朝廷奏请开修疏浚赤水河道以便川盐入黔。工程完工后,濒临赤水河的茅台镇“始通舟楫”,成为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之一。运盐马帮和舟楫络绎不绝,形成了“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繁华局面,刺激了酿酒业的发展和酿酒技术的提高。嘉庆、道光年间,茅台镇上专门酿制回沙酱香茅台酒的烧房已有20余家,最有名的当数“偈盛酒号”和“大和烧房”,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的产量已达170余吨,创下我国酿酒史上首屈一指的生产规模。“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茅台酒开始闻名天下,最终声望超过了盐业。

——摘编自汪中求《茅台是怎样酿成的》等

材料二   1939年,经济学家张肖梅主编的《贵州经济》中记载:“茅台酒之沿革及制造,在满清咸丰以前,有山西盐商某,来茅台地方,仿照汾酒制法,用小麦为曲药,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后经陕西盐商宋某、毛某先后改良制法,以茅台为名,特称曰茅台酒。1947年,贵阳市市长何辑五在《十年来贵州经济建设》中,记叙了黔域发展的成就:“茅台酒为本省特产品之一,以其产地在仁怀县茅台村,因而得名。先是黔中业盐者多为秦晋商人,而茅台地方为川盐入黔集散之地,当时盐商由山西雇来酿酒技工仿汾酒酿造方法,设厂酿酒,用以自奉,并不外售。至咸丰年间因秦晋商人歇业还乡,即将所设盐号及茅台酒厂售与本省先贤华柽坞先生继续经营,仍沿用成义酒坊名称(俗称华茅),华娃得业迄今将近百年,产量既增,始以问世,此茅台酒之由来也”。

——摘编自王文清《汾酒源流·麯水清香》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部著作对茅台酒起源叙述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两部著作在史料引用方面存在的共同不足之处。
2023-04-09更新 | 32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年,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年,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75年、1882年、1885年,相继颁布三部《工人阶级住房法》;1890年、1894年、1900年,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


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堪萨斯州为例,拖拉机在1915年有约3000台,1920年为17177台,1925年为31171台,1930年为66275台,1935年达到71000台;联合收割机在1925年为4700台,1930年为24239台;卡车在1915年为3900辆,1930年为33700辆。

材料二   19148月,德国封锁了达达尼尔海峡,切断了俄国粮食通往欧洲的渠道,扼住了协约国的咽喉……欧洲每蒲式耳的小麦价格,1914年为0.91美元,1916年为1.61美元,1917年飙升到2.06美元,亟需从美国进口粮食。1917年美国出现了“小麦赢得战争”的口号。

材料三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人们没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人口流动非常频繁,土地所有权经常变更,这就助长了对待自然资源的短期行为,以求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利润……对农业资本家而言,“土地真正的、唯一的价值就在于,它是一种为人的利益而存在、可使用、可买卖的商品”。

材料四

甲:南部大平原堪萨斯州6个县麦田面积总计

6

年份

麦田面积(英亩)

哈密尔顿、莫顿、苏厄德、斯坦顿、史蒂文斯、格兰特

1929

494889

1930

573580

1931

909963

乙:南部大平原降雨量(单位:英寸)

年份

俄克拉荷马博伊西域

科罗拉多斯普林菲尔德

新墨西哥克莱顿

堪萨斯里奇菲尔德

1930

21.09

20.42

17.05

21.65

1934

8.62

11.45

7.21

7.65

1936

10.05

10.48

5.54

4.96

1939

14.03

11.68

9.15

材料五   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的沙尘暴是美国历史上无出其右的生态灾难事件。美国环境史学会主席沃斯特甚至认为,它和30年代的大萧条同时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尘暴和19291933年华尔街股市的大崩溃同出一辙。

——摘编自高国荣《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沙尘暴起因初探》


(1)结合材料一至四,对美国南部大平原成为尘暴重灾区的成因加以解释。
(2)如何理解材料五中沃斯特的说法。
2022-03-06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五代时期的平民妇女是社会中妇女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力量。从事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是历代农家妇女的共同特征。如杜甫的《兵车行》“纵有健妇把犁锄,禾生陇亩无东西”;王梵志《贫穷田舍汉》诗中“妇则客春捣,夫则客扶犁”。唐朝天宝年间,朝廷一年征收的纺织品绢达740万匹,丝185万吨,麻布1605万端,各地进贡的名贵纺织品有几十种名色之多。这些数量巨大的纺织品,主要是出自劳动妇女之手。唐代各阶层的妇女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饮食原料市场和饮食成品市场,主要经营餐饮、娱乐、家内服务、小商贩等,她们有的沿街或上门贩卖各种货物,尤其是闺阁女子日常所用之物,跨地区长途贩运及经商的经济活动较少。

——摘编自李连秀《隋唐五代时期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

材料二   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了职业岗位,一些新的职业领域开始出现,如铁路、银行、海关、电信局、邮电局等,除银行、商店外,照相馆、电话局也陆续招收女职员,甚至大学教授、政府官吏等,也有以女子充任的职位。19131919年间,一系列涉及女子职业教育的法律规章制度相继出台。1917年第三次全国教育联合会议通过了《推广女子教育案》,分培养师资与增设女子中小学两项。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首开“女禁”,公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正式取消国家文官考试中的性别限制。胡适认为女子问题的先决,便是要先有经济权力与经济能力;王端麟也指出女子必须能独立生活,方可提高自己的人格。同时,许多妇女逐渐认识到“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之权”,他们向往西方国家的妇女在教育、法律、工作、婚姻,甚至参政等方面的权利。在1931年的一项小范围调查中,关于已婚妇女从事家外之业务者,男子赞成的达81.82%,女子赞成的达84.44%。上海21个工厂工人之生活程度的调查显示:妇女和女童共补助家庭总工资的53.3%,男子对家庭的工资补助占46.7%。

——摘编自仪亚敏《民国时期女子就业观与就业实践(1912193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平民妇女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就业实践获得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女性就业实践对当代女性职业观的启示。
2023-06-03更新 | 26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选择考猜题卷(三)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其中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共33处,包括古田会议会址(图1)和中共七大会址(图2,属于延安革命遗址的一部分)。

图1古田会议会址图2中共七大会址

有学者阐述古田会议会址的入选理由:

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强调了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从而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古田会议在我党我军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七大会址的入选理由,并简述革命遗址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