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希罗多德在《历史》中写道,“任何人都可以相信这些埃及人的故事,如果他是轻信的人的话。至于我本人,在这部书中保持的总的规则就是把各国的传统按照我听到的样子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希罗多德撰写《历史》时遵循(     
A.坚持观察判断调查的原则B.展现各国传统风貌的原则
C.保持历史原始信息的原则D.保存人类历史功绩的原则
2023-08-19更新 | 333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无法对王安石变法准确地评价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3 . 初创之中国

材料一   


材料二   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夏曾佑《中国古代史》


(1)对于研究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而言,材料一中属于直接史料的是        ;属于间接史料的是        。(填写字母)。
(2)你认为材料二的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历史教材很多地方都体现了学科素养。下面是教材中的两个“学习聚焦”,它们共同体现的历史学科素养是
A.唯物史观B.史料实证C.英雄史观D.家国情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不同记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文献出处记载
《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
《旧唐书·夏侯端传》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
《大唐创业起居注》(李渊秘书温大雅著)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
《旧唐书·高祖本纪》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
A.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B.李世民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
C.《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
D.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
2021-11-14更新 | 23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做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始皇帝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班固《汉书·楚元王传》

材料二   

表情坚定自信、从容自然的秦俑 一号兵马俑坑


请回答:
(1)从史料学来看,材料一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如何证实该文献记载的可信度?
(2)据材料二写出你对秦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的认识。材料二具有文献价值还是实物价值?
(3)两则材料充分反映了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的磅礴气势。就其政治功绩而言,列出三项足以体现其磅礴气势的事迹。
7 . 论述题

钱穆先生说过:“朝代是变了,而制度则终是不能变。制度也非不变,可是只在小处变了,大处不能变。变了某一些,而另有某一些则并不变。中国治史论政的,称此曰‘因革’。”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内容,自行拟定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10-28更新 | 203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史料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等。据此,指出图1、图2所属的史料类型。
(2)任选图1或图2中的一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对所示文物或人物进行介绍。(要求:内容包括时空信息和历史价值,叙述逻辑清晰)
2021-10-1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汉地方长官每年定期派计吏向中央汇报本地情况,相关文书称为“计簿”,其中内容包括户口、垦田、赋役、治安和自然灾害等。经考核后,便可根据考核结果对各级官吏予以黜陟赏罚。秦汉时期的这一做法
A.促进了农村土地开发B.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C.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D.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
2021-07-1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