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贫困救助是中国传统社会救助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府的职责。鳏寡孤独人员是政府因救助的重点,宋仁宗嘉祜四年“遣官分行京城,赐孤老残疾钱”。对于一般贫困人员,政府有施粥的做法,宋太租建隆元年“夏四月.遣使分诣京城门,赐饥民粥”。此后,为便于管理,开始设立专门的救济有构,负责济贫的有关事宜。与政府救灾济贫活动相比较,宋代民间以族田、义庄为核心的血缘救济模式是重要的互助模式。各地的宗族组织,很多都设有以赡族为目的的义庄、族田,其收入部分即用于资助和赚养族内贫孤。此外,部分缙绅、富户大贾在灾害发生时,也会捐出部分资财救助饥贫。

--摘编自陈桦、刘宗志《救灾与济贫:中国封建时代的社会救助活动》等

材料二   两粤著名的广仁善堂,原已“创行善举,如劝善赠药施衣施棺诸善事,开办经年”。随着维新运动的兴起,广仁善堂即着手在桂林、广州、梧州等地购置书器、刊布报纸、设大义整、开三业学,以通知时务。还打算次第推广到各州府县,“设养贫院以收乞丐,教工艺”,以“为贫民力谋生计”。慈善救助已从重养轻教渐渐转向养教并重发展,展现了传统慈善济贫事业向近代总善济贫事业转型过渡的某些特征和标志。

材料三   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按现行扶贫标准衡量,1978 年至2018 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7.7亿人减少到 1660 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2018 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371 元全国平均水平的71%。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摘编自程乘坪、邹迪《新中国 70 年扶贫历程、特色、意义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贫困救助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间慈善济贫近代化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扶贫的意义。
2022-02-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中共中央将原来分立的各解放区政权合并成六大行改区的政权,即华北、东北人民政府,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各该地区的政务工作,为新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关于六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随着战争形势发展而建立,存在至今       ②处在中央与省之间的行政和军事单位
③依据军事上的战略区进行划分和命名       ④保证了中央政令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世纪上半期,东印度公司派遣“孟买海军”在中国沿海开展了长达15年的调查。其测量员哥林森在回忆录中提到,清廷军民完全没有阻止英军测量水道,甚至在军事重地吴淞口也是如此,“当我们在距离吴淞炮台400码处放下最后一个浮标时,中国人却向我们欢呼了三次。”这反映了
A.中国与英国间爆发战争具有必然性B.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形成
C.清朝军民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淡薄D.闭关锁国政策受到民众抵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
2021-09-12更新 | 3716次组卷 | 50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37年4月,天津北宁足球队赴日本参赛。比赛前,领队结合时局激励全队;比赛中,华侨和留日学生高呼爱国口号。北宁队迎战四支日本劲旅,获得全胜,归国后受到数万民众热烈欢迎;《大公报》予以连续报道,称“为中华争得无上光荣”。这能够说明
A.当时中国重视发展竞技体育事业B.体育比赛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大门
C.国家综合实力影响体育竞技结果D.民族危机赋予体育更多精神内涵
2021-09-12更新 | 3384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三立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纪年方法

纪年方法内容
王公名号纪年通行于春秋至西汉前期,按王公在位的年次纪年,即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该王公出位为止。如鲁惠公四十年、齐厘公二年、晋孝侯十一年与周平王四十二年并列,相当于公元前729
帝王年号纪年年号是帝王在位期间纪年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正式建年号。在他的第四个年号“元狩”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纪年。帝王年号纪年延续两千多年,基本没有间断
干支纪年(别名:生肖纪年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符号叫地支。
太平天国纪年1852年施行于太平天国管辖地区。每年366日,分12个月,不置闰月,不计朔望。节气放在岁首。
孔子纪年戊戌变法时,康有为、梁启超用孔子降生2475年纪年。
黄帝纪年同盟会自1901年起用黄帝纪年,称该年为4599
中华民国纪年南京临时政府将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
公元纪年由罗马历法发展而来,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故有“公历”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用公元纪年

——据林泓《中国历史上的纪年方法》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历史上纪年方法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要求:明确列出变化,说明应具体充分,史实准确。)
2021-09-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曾这样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条约谈判:“怡亲王深深明白,对于咸丰皇帝来讲,开放天津不是个事儿,赔银一千六百万两也不是个事儿,带几百人进京换约也不算事儿,就这个夷人亲见皇帝,它是个事儿,事关国体啊。”这反映出清政府
A.近代外交观念尚未形成B.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C.开始愿意融入全球化D.重视国际条约的签订
2021-07-31更新 | 297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有研究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当局最伤心的除割地偿金外,就是以后两国交际来往公文须用平等款式的一点;以堂堂的天朝,须与夷人用平等款式,真是“冠履倒置”“天翻地覆”了;但一时敌不住夷人的炮火,只好暂时忍受了。这表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军事工业的发展
B.清朝统治者传统外交观念浓厚
C.鸦片战争鼓舞了清廷锐意改革的决心
D.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9年清政府接到参与海牙保和会邀请时,对是否与会有所顾虑,知悉中国是否入约有自由决定权后,“即派杨儒届时赴会”。1907年在第二次保和会议订公约期间,中国代表向大会声明“中国有不置可否之权”,亦“有随时陈议或请改之权”。这说明晚清政府
A.开始融入到近代国际社会B.完全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对外独立意识D.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0年,史学家翦伯赞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产物,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前是没有民族主义而只有种族主义,即大汉族主义。此观点
A.提出了民族问题的解决办法B.蕴含着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
C.激发了民众民族意识的高涨D.体现政府对民族危机的重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