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每一历史思潮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时代主题表现出来的。因历史环境差异的制约,变化中的时代主题,往往使历史思潮呈现多姿多彩的内容。历史和社会是统一的,如果说历史是社会的纵断面,那么社会就是历史的横断面。历史从不是已经消逝的过去,而与现实、未来相关联。对其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思潮是时代主题的表现形式之一,且内容丰富多彩
B.历史思潮是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社会存在
C.历史研究要关注历史思潮,从而凸显历史研究的时代性
D.历史思潮是历史与社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
2 . 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对汉景帝的功绩鲜有提及,全篇多是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而班固的《汉书.景帝纪》记载的多是汉景帝的仁德之君形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据此可知,文献史料具有(     
A.形象直观性B.阶级性C.主观倾向性D.批判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司马迁认为,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项羽是天下诸侯的盟主,“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故而在《史记》中将项羽列入本纪。唐代史家刘知几则指出:“霸王者,即当时诸侯。诸侯而称本纪,求名责实,再三乖谬。”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史书编纂体例的选择B.正统观念的左右
C.历史叙述原则的取向D.情感倾向的影响
2023-06-14更新 | 3561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汉时期佛教最初传播于中原还是西域,众说纷纭。从语言学角度看,佛教传播并未经过西域的中介。《史记》《汉书》《后汉书》均未记载佛教在西域诸国传播的情况,而上述诸书的西域传记却是根据张骞、班勇等人的报告写成的,但已知的西域佛教文化遗址未超过公元2、3世纪。这表明(     
A.文化遗址发掘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汉时期中原早于西域传播佛教
C.文物材料与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D.历史研究需要结合多种视角探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有学者认为,有些历史学家们宁愿处理文本以及政治或经济的事实,而不愿意处理从图像中探测到的更深层次的经验。即使有些历史学家使用了图像,在一般情况下也仅仅将它们视为插图,不加说明地复制于书中。历史学家如果在行文中讨论了图像,这类证据往往也是用来说明作者已通过其他方式已经做出的结论,而不是为了得出新的答案或提出新的问题。该学者认为(     
A.图像资料和文本资料对于历史研究有着相同的历史价值
B.研究图像资料的价值已经获得了史学界的更广泛的认可
C.只有通过图像资料研究才可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
D.历史研究不应该忽略图像作为史料的辅助和补充的现象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面材料摘自唐朝刘知几撰写的《史通》。该资料蕴含的史学原则有(     
若南、董之仗气直书,不避强御:韦、崔之肆情奋笔,无所阿容。
观夫子长之撰《史记》也,殷、周已往,采披家人;安国之述《阳秋》也,梁、益旧事诸故老。
①秉笔直书②言之成理③效法古人④重视证据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023-02-15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司马迁秉承父亲遗志“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完成《史记》;唐王朝的盛大政治局面激发了史家写出完全意义上的《晋书》和摒弃了南北朝相互诋毁的新著《南史》《北史》。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时代孕育史学B.史学滋养时代C.史家承继前贤D.史学可以改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罗多德在《历史》开篇中说:“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司马迁在阐述《史记》撰写宗旨时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由此可知,他们都
A.真实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貌B.具有历史学家的使命感
C.展现丰富的历史与神话传说D.受到大一统时代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是史学著作中对西汉武帝的评价。
《汉书》(东汉·班固)表彰六经,兴太学,修郊祀……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俭恭以济斯民。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疲耗中土,事彼边兵,目不暇给,人无聊生,俯观嬴政,几欲齐衡。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晚而改过,故托得人,知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据此可知
A.汉武帝的统治政策遭到后人诟病B.史学家的全面评价可相互印证
C.三位史学家的评价有违历史事实D.时代和价值取向影响人物评价
2022-05-1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