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列图文是现藏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新莽劳边使者过界中费册”。全册9简,简长23厘米,宽1厘米,完好无缺。内容是王莽派使者慰问边地更卒途经肩水金关(注:汉代烽塞关城,是当时进出河西的咽喉)时的费用记录。该册的出土可用于研究当时(     

①河西地区的商品物价        ②公务接待和劳边情况
③简牍书写和编联方式        ④中原地区的饮食结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4-05-05更新 | 210次组卷 | 3卷引用:押第2题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29年魏玛共和国外长斯特雷泽曼去世,留下300箱档案。为突出其“西方政策”的“辉煌成就”,他的秘书精选部分档案出版。有学者认为,“以此种选本为依据解释出来的斯特雷泽曼的外交政策、德苏关系之类‘历史’恐怕去‘真实’就很远了”,这是因为该选本(       
A.没有史料利用价值B.史料需要辨别真伪
C.缺乏真实历史记录D.史料信息不够完整
2024-01-22更新 | 37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1月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史学界围绕着一些重要问题的讨论、争鸣的成果,大多收集在出版的有关论文集里,这些论文集主要包括:《中国的奴隶制度与封建制度分期问题论文集》、《中国历代土地制度论文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论文集》、《中国近代史分期论文集》,这表明我国当时(     
A.历史研究映射了主流意识形态B.学术争鸣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
C.唯物史观拓宽了史学界的视野D.历史分期问题成为了学术焦点
4 . 东汉史学家班彪作《史记后传》百余篇,肯定司马迁有“良史之才”,但批评司马迁不能依五经之法言,不能同圣人之是非。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A.《史记》开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B.班彪仿《史记》撰写《汉书》
C.汉代史书的撰写受到政府鼓励D.儒家正统思想影响史学写作
2023-11-12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了全球范围内的“扶贫奇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利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资料进行再分配,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铲断了造成贫困的经济根源,为农民摆脱贫困创造了物质条件。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亿万农民走上合作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起以农业合作社为组织形式的农村公有制经济体制。同时在农村建立“五保”供养制度、储备粮制度等初步的社会救助体系,缓解了农村地区极度贫困的局面。

——摘编自白晋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的贫困问题,致力于解决过往扶贫过程中存在的识别对象不准、后续动力不足、到户困难、机制不顺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贫困治理新理念、新战略,形成独特的习近平贫困治理观。

——摘编自李文《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理论渊源与实践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建国初期开展扶贫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习近平贫困治理观的时代意义。
2023-10-18更新 | 275次组卷 | 8卷引用:押第19题 中国现代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6 . 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时,清政府打破不直接与洋人谈判的惯例,由奕䜣进城与英法公使直接进行谈判。奕䜣坦言:“即臣初办时,亦自念天潢近派,岂肯与异类为伍。迨自该夷带兵进城以后,种种狂悖,不可遏制,又不能不与会晤之势。”这表明清政府(     
A.调整外交手段应对困局B.内忧外患促使外交政策调整
C.摒弃了传统的宗藩体制D.主张与英法展开对等的谈判
2023·辽宁·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旧唐书》200卷,后晋刘啕等历时4年撰成。编修者以唐代国史、实录及朝报、吏牍、家状等为主要编撰材料,但对材料缺少剪裁和整理,“敷衍成帙”。纪传中大量抄录唐代皇帝诏敕和臣僚奏疏、表章、诗赋等,屡现“本朝”“今上”等文字。因其保存很多原始材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纪事多取自《旧唐书》。

北宋时,仁宗令欧阳修等重修唐史,历时17年乃成《新唐书》225卷。书中创设4表,增加3志及列传331人,列传部分还参考了碑志、家谱等新材料。新设《藩镇》《奸臣》《叛臣》《逆臣》等类传,并将《忠义》调至类传第一。大删《旧唐书》所录诏令、奏疏等,或直接将骈文改写成散文,总字数比《旧唐书》少约16万字。

——摘编自陈高华等《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旧唐书》与《新唐书》的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唐书》的编修原因及其编纂原则。
2023-09-15更新 | 1960次组卷 | 10卷引用:押第17题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辽宁、黑龙江、吉林适用)-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辽宁、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6年5月,李大钊撰文指出:“排斥英雄之说,失其中庸,必至流于众愚政治”,同时,他认为英雄也应该“守一定之限度,以代众庶而行众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背叛民意而专断独行是绝对不可取的。李大钊这一认识(       

A.蕴含了唯物史观的某些因素B.明确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C.肯定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D.意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023-05-17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服役“失期”处罚的历史叙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记述出处
御中发……期三日到五日,谇(责备);六日到旬,赀一盾(盾牌);过旬,赀一甲(盔甲)……秦简《秦律·徭律》
今士五甲(应征者)不会(到岗),治(答)……秦简《秦律.戍律》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电大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A.年代久远导致历史真相无法揭示B.实物史料较之文献史料更具价值
C.三则史料都是二手史料效力存疑D.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识
2023-05-10更新 | 281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新华日报》是1938—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期间,《新华日报》记者与国民党、中间党派报社记者常以私人交往形式进行讨论,互通采访线索与消息。这(     
A.有利于开展全民族抗战B.旨在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
C.有利于根据地思想统一D.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各阶级利益
2023-04-13更新 | 271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黑龙江、吉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