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思潮复杂多样、纷繁更替的时期,主要经历了洋务思潮、改良思潮、革命思潮、新文化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演变。贯穿这些社会思潮的主线是
A.民主科学B.实业救国C.民主共和D.救亡图存
2020-04-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一中、江夏一中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33年《东方杂志》开展了“新年的梦想”征文活动,活动征文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的动向。

材料一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来源统计表(共142篇)

材料二   “新年的梦想”专栏文章名人梦想录(部分)

人物梦想
郁达夫将来的中国,可以没有阶级,没有争夺,没有物质的压迫,人人都没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财产”。
林语堂“我不做梦,希望民治实现,人民可以执行选举、复决、罢免之权,只希望人民之财产生命不致随时被剥夺。”“我不做梦,希望人民有集会结社权,只希望临时开会抗日不被军警干涉。”
章乃器中国将来的革命,必然是一个向整个的上层阶级进攻的左倾的革命。那个革命的目标,不单是要推翻帝国主义,而且同时要推翻帝国主义的虎伥。
李宗武希望“中国的军人不要只能内战,不能抗外。军事当局不要只知剿共,不知御侮。……希望能杀尽一切贪官污吏。……中国民众能监督政府,使政府不为少数军阀所私。使政府为民众全体的政府。”
周谷城我梦想中的未来中国首要之件便是:人人能有机会坐在抽水马桶上大便。
宋云彬未来的中国将有一场大火,毁灭旧社会的一切,重新建设起一个没有人对人的仇恨、阶级对阶级的剥削的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些征文的来源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有哪些作者表达了社会主义的梦想?结合国际国内背景,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向往社会主义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概述当时知识分子提出了哪些近代化梦想?

3 .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

材料二:

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

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

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注:不得原封不动的摘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在资产阶级的领导下和中国现代在中共党的领导下是怎样圆“中国梦”的?结果如何?

(3)从“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出发,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

4 .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也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天然文化土壤。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文化运动通过思想革命使中国人从传统道德或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反对的是封建礼教,而非儒学所代表的基本价值。在文学革命方面,主张文学应描写人生,强调社会政治功能,这与儒家的文学思想是一致的。其主要内容都从儒学传统中吸取丰富营养。此外,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思想的接受,仅限于把它作为传统更新的工具,例如,五四新文化派不仅把民主理解为一种政治制度,更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过程,这与儒家的政治理想相通。

——摘编自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

材料二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激荡下,急谋改造中国社会的“五四”知识分子,以儒家“大同”理想为价值资源,开始了其探求超越西方模式的尝试,由此而激发了“社会主义”热忱。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包容性。它的终极关怀——共产主义——建立方式的人间性与其大同内核,与儒家的终极关怀有契合之处。新民主主义文化用中国式的共产主义思想重组民族文化,显示出可观的成功势头。

——摘编自许纪霖、陈迭凯《中国现代化史》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20世纪上半期中国思想史的相关知识,以先进中国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0-08-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接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清政府也认识到遣使驻外的迫切性。李鸿章说“自来备边双夷将才、使才二者不可偏废。各国互市遣使所以联外交亦可以窥敌情”,“当能预为辨阻密速商办。否则亦可于发兵之后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议办更为得力”。


(1)李鸿章对派遣驻外使节的必要性有什么认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盛宣怀承旨兴办铁路募集资金非常困难他说“钦政奉旨招商逾年无效推原其故华商无银行商民之财无所依附散而难聚”他还认为如不设立中国自己的银行就“无以通华商之气脉资金流通)枉绝洋商之挟持。”此后盛宣怀筹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近代金融事业逐渐发展起来。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银行出现的背景和作用。

材料三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3)张之洞的言论中体现了新旧时代的矛盾,依据以上材料说明张之洞政治思想中的矛盾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意识形成的社会背景。
(4)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一项重要特权。列强是如何获取这一特权的?在抗日战争时期又为何放弃这一特权的?
2020-03-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
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
7 . 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20-09-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吴善群《从船舶到海洋工程》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有三大要素:时、地、人。在时间——空间——人类三维构成的历史坐标系上,围绕着求生存、求发展的主题,落实到各个民族、国家,凸显出来的整体图像,多是升降不定的波浪形曲线,有起有落,绝少一路飙升。

——摘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相关内容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0 . 近代士人从普遍没有法治观念到呼吁法治改革,再到清末“新政”掀起法治建国高潮。贯穿这一历程的主题是
A.西方政体的引进
B.晚清社会的近代化
C.礼治文化的复兴
D.近代法制的体系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