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21世纪以来……“构建和谐社会”是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见,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材料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明清时期“经世致用”的新儒学的历史文化变迁中,最终形成了“以儒为宗”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如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西方人对当时中国形象做出不同描述,例如启蒙运动时期有的思想家称中国为“统治最为完善的大中华帝国”,有的则称中国为“专制停滞的帝国”;而21世纪以来又有人称中国为“复兴的东方大国”。


从材料中任选一种中国形象,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加以说明。(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皇权对基层农村想管又管不了的现实造就了乡绅的发挥空间,开创了基层治理的模式,既降低了社会治理的成本,又创造了社会财富。……至1862年,出现了一支凶悍的地主武装,这就是李鸿章的淮军。淮军是曾国藩的湘军扩张的产物……又成为绞杀捡军起义的主力军。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李鸿章的权力越来越膨胀,淮军不仅担负着当时军事和国防的重任,而且影响到政治、外交、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支撑了晚清四十年的局面,维系着清政府的命运。

——摘编自邱瑰华等《李鸿章与淮军》

材料二   “辛西政变”使清政府从封闭中走出来,有利于洋务运动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但是,晚清内轻外重的政治局势决定了清廷……最高权力层的不断争斗……各洋务派集团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各立门户,难以形成统一步调,遂使洋务运动倍受制约,发展缓慢。……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有大量的从军记者、政治家、浪人等从思想、制度及国民性层面深度挖掘了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

——摘编自冀满红《略论洋务运动与晚清政局之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国“国权不下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淮军发生了什么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制约中国近代发展的因素。
论述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就材料间的关联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知
事件道路内涵
《天朝田亩制度》旧式农民革命道路农民阶级希冀建立绝对平均主义社会的道路
戍戌变法日本式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改良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制道路
辛亥革命美国式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道路
南昌起义俄国式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
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自己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A.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各阶级探索革命道路的共同原因
B.不断吸取历史教训使中共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C.革命道路的探索呈现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攀升过程
D.各阶级探索的革命道路均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020-11-03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国主义的简义就是忠诚的热爱自己的祖国,即在遭到外族的压迫与侵略时从言论和行动.上进行坚决的抵制,积极捍卫国家民族的利益。但是,近代中国与近代以前的处境相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近代的入侵者与以往的入侵者大不相同了,它们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中国的侵略,是生产技术发达国家对生产落后国家的进攻,同它们的战争,不只是单一的军事战争,它还赖于经济战争。为了战胜它们,就有个向它们学习一向敌人学习的严峻任务。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之所以给后继者有较大启迪,因为它是时代脉搏的跳动,林则徐之所以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地方就在此。历史的脚步,告诉近代中国的爱国主义者,在抵抗外国侵略的这一基本要求下,必须有了解世界、学习西方的眼光和心思,把外国的好东西作为改造中国的借鉴。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围绕“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爱国”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如图是中西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



与西方相比较,围绕“中国近代化历程”,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8 . 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作为一个大系统,其中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开眼看世界”思潮,农民革命派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洋务派的“自强”“求富”变革意图,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君主立宪的“舶来品”,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尝试,激进民主主义者的“科学与民主”并行。这些思潮和主张
A.借鉴了西学思想的内涵B.传承了传统的文化意识
C.体现了时代变迁的特征D.反映了学习方向的改变
论述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9 . 从战歌到国歌

材料一   1935年5月,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拍摄了《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广为传唱。丰子恺感叹,“荒山中的三家村里,也有‘起来起来’‘前进前进’的声音出之于村夫牧童之口……长沙的湖南婆婆,汉口的湖北军夫,都能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1939年前后,《义勇军进行曲》与《保卫黄河》一起在延安地区传唱,国民政府也将该歌曲编入《中国抗战歌曲集》。1940年,美国歌手罗伯逊翻唱《义勇军进行曲》,以《起来》为名录制唱片,宋庆龄为之撰写序言称:“中国已经从新的群众传唱运动中发现了抵抗敌人的力量源泉。”二战结束时,《义勇军进行曲》成为盟军胜利凯旋曲目之一。

材料二   1948年5、6月间,针对美国扶植日本,中国民众掀起抗议运动,为《义勇军进行曲》填写新词,改作《反美帝扶日进行曲》:“我们万众一心,反对出卖人民,前进,争取自由和平”。1948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编辑的《群众歌曲选》中,《义勇军进行曲》排在首位,一同收录的还有《东方红》《八路军进行曲》等。同月,国民政府出台“禁止广播不良歌曲”清单,《义勇军进行曲》名列其中。

材料三   1949年7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发布《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对国歌歌词要求如下:(1)中国特征;(2)政权特征;(3)新民主主义;(4)新中国之远景;(5)限用语体,不宜过长。该《启事》解释如下:“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开国大典上,《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作为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奏响。


《义勇军进行曲》为何被新中国选定为国歌?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对此做出历史解释。要求:从材料三对国歌歌词的五个要求中任.选.其.三.进行论述,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10-05更新 | 1967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热身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一组漫画,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画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四幅画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丰)同(治)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下列四幅画的序号与上述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D.③④②①
2020-10-05更新 | 3775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四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