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21-22高三上·河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严重灾荒,举国乏食,告急于秦。秦穆公虽然对时任国君晋惠公心存不满,但为了晋国百姓,还是在名臣百里奚的劝说下,积极输粮于晋,拯救晋民,最终靠着秦国的慷慨解囊,晋国顺利度过此次灾难。秦穆公这一做法
A.印证了“春秋无义战”B.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C.延续了秦晋之好的传统D.践行了政在得民的理念
2022-01-07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3练民生问题-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21-22高三上·山东济宁·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370年,明政府设立惠民药局,在各府设提领,州、县设官医。同时,明政府还下令设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明政府的这些举措旨在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B.加强基层社会管理
C.维持社会秩序稳定D.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21-22高二上·山东·阶段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的粮食亩均产量汉代为132公斤、南北朝为128.5公斤、唐前期为167公斤、唐后期为154.5公斤、宋代为154.5公斤、元代为169公斤、明代为173公斤,清代为183.5公斤。

——摘编自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

材料二   秦汉400多年间,先后发生了旱灾81次,水灾76次,蝗灾50次,导致饥荒及相关疫病27次,汉武帝元鼎三年发生大旱,40多个郡国发生饥荒,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各州郡因水旱灾害发生饥荒死去的人数动辄以千计,人口大量死亡。

——摘编自邓拓《中国饥荒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对防治农业自然灾害非常重视,成立了中央防汛指挥部,后来改名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具体组织领导全国抗旱防汛等防灾减灾工作,气象部门从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要求出发,开展了灾害预报预警、水旱情况监测等工作,民政部门先后制定了《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工作规程》《灾害应急救助工作规程》《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等文件,规范了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置、响应程序和灾情会商等各项机制,做到大的自然灾害救灾物资24小时内到位,中央资金三天内到位。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确保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了不少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用世界约10%的耕地,生产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粮食,养活了世界上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为全球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政策主要有: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行粮食补贴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粮食储备政策;推进粮食科技政策。

——摘编自刘宇杰《告别饥荒——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饥荒”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1-12-25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5 优质粮食工程 让百姓吃好-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1-22高二上·浙江宁波·阶段练习
4 .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民食问题事关政权稳固。据《礼记》记载,周朝禁止出售不成熟的粮食和水果等;汉代,干肉腐坏变质出售致病,商贩及监管者“与盗同法”。《唐律疏议》规定,明知脯肉已经变质而不及时焚毁构成的刑事犯罪将受重罚,“其有害心,故与尊长食,欲令死者,亦准谋杀条论;施于卑贱致死,依故杀法”。《宋刑统》要求食品行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由行会对食品质量负责;明嘉靖时,“发现猪羊肉灌水,及米麦等插(掺)和沙土货卖者,杖八十”。

——摘编自蒲丽娟、王伟《政治伦理视域下的古代食品安全治理及启示》

材料二 圈地运动早在15世纪就已经在英国盛行,它为资本家提供了雇佣劳动力,并将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16世纪中期,土豆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17世纪时,土豆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1842年,英国和德国兴建了制造过磷酸盐化肥的工厂……1861年,美国拥有的收割机已超过10万台。

——摘编自王荣生《近代欧美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组成“全国食品卫生领导小组”,组织对食品种植养殖、食品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等环节的治理。198211月,食品卫生领域的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通过。1981年,卫生部制定了食品卫生标准研发五年规划,陆续发布了80多项标准。1984年,我国正式成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成员,积极参与国际食品标准制定。

——摘编自胡颖廉《改革开放40年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机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食品安全治理的特点和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来欧美各国能实现粮食安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初期食品安全治理的意义,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通过的时间。
2021-12-20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 优质粮食工程 让百姓吃好-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1-22高三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赶上百年未遇的大饥荒。按照清代律令,凡动用官仓里的粮食,必须有朝廷批文。郑板桥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子遗矣。有遣,我任之!”毅然决定开仓放粮。郑板桥此举意在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强调重农意识
C.践行以工代赈的救灾方式D.关注地方稳定
2021-12-18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22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21-22高二上·福建泉州·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2021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公正、实行财富再分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食。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储。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开始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城镇企业职工劳动保险制度的建立。19561月通过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和同年6月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指出,农业合作社应该对社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社员,做到保吃、保穿、保医、保教、保葬,这两个文件奠定了五保工作的制度基础,五保制度正式在我国建立起来。

——摘编自郑秉文等《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材料三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尊重和鼓励基层组织和群众的创造精神,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推进民主管理的科学发展,整合基层治理资源,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能力建设,不仅是今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

——陈荣卓、唐鸣《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与农村民主管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朝前后社会救济的区别。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选择阐述①:指出基层民主制的形式,并分析具体影响。选择阐述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建设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并结合“一带一路”理念的应用来说明中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21-12-08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当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022·广西柳州·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的体育组织形态,是一种以群体体制为主的平民体育。例如,上流社会热衷于射行礼、投壶下棋等;中下层社会流行郊游、蹴鞠等;军中盛行武艺、角力等;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等。中国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养成了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

——摘编自陈祥奎《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

材料二   恶劣的环境练就了古希腊人自强奋斗、热烈追求、思变好动、敢于冒险的民族性格,由于对躯体的健美与力量的崇拜,他们通过运动来锻炼肌肉、强化体质,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雅典和斯巴达等以城邦制度为支撑,通过国家的引导和组织,促使公民从童年到青年,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体育训练;城邦还通过定期举行运动会来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在绝对平等规则的保障下,古希腊竞赛推崇通过个人能力来获取属于自己的荣耀。

——摘编自胡勇刚《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深层意蕴下的竞技观》等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和重视体育事业,始终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来引领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指出要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在党的方针指导下,国家将公共卫生与体育进行融合发展,用体育手段增强人民免疫,增强人民健康与幸福感,共筑全民小康社会。

——摘编自人民网《体育强则中国强!习近平为体育强国建设指明方向》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体育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十八大以来党的体育方针和政策的意义。
2021-11-20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3 中国冰雪运动- 从冰嬉盛典到冬奥盛会-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4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贫困者必须入住济贫院并从事教区安排的工作以获得救济,接受救济的人将不再拥有选举权。该法贯彻了亚当·斯密“富人富裕和穷人贫穷是天经地义,政府不应该承担社会救济责任”的思想,意在让贫民通过个人努力来摆脱贫困。但很多贫民不愿意进入工作环境如地狱的济贫院,贫困问题仍难以解决。

——摘选汪洪涛《英国济贫法的历史演变对中国反贫困制度内核修复的启示》

材料二   2021年初,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已消除绝对贫困。以下是中国扶贫治理不同阶段的划分及特征比较。

阶段救济式扶贫发展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综合性扶贫治理脱贫攻坚
时间划分1949197719781985198620002001201120122020
瞄准单位区域为主县级村级到户到人
工作机制民政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同分级负责、以省为主四到省、县抓落实四到县、五级书记挂帅
减贫动力社会救济与平均分配农村制度改革与经济快速增长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开发式与保护式扶贫共同作用国家行政主导的扶贫治理

(备注:开发式扶贫是指依靠贫困地区自身资源与发展来解决贫困问题;保护式扶贫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等保护性扶贫手段的运用。“四到”是指责任到、任务到、资金到、权力到。)

——许汉泽《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反贫困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济贫法修正案》实施的背景及其主要目的。
(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相比中国扶贫治理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021-07-3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5两次次工业革命
20-21高二上·广东茂名·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特别重视扶贫帮困民生战略。1919年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夫国之贫弱,必由一定之由也,有以地小而贫者,有以地痔而贫者,有以民少而弱者,有以民愚而弱者。”关于扶贫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实业”:“实业乃富国之本”,“今之美国,吾人知其为世界最富最强之国也,然其所以致富强者,实业发达也。”孙中山指出,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建设,通过发展交通促进货物流通交易。二要发展特色产业。孙中山提出中国是茶业的故乡,应重点发展“茶业”。

——摘编自黄和平《孙中山习近平扶贫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我党在建国初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了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不仅如此,我国还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光明网《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扶贫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其提出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工作取得突出成就的现实意义。
2021-06-08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 万企兴万村?行动正当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021·江苏泰州·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下是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有关扶贫问题的一些论述。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1955731日)广大农民的生活,虽然在土地改革以后,比较以前有所改善,或者大为改善,但是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仍然有困难,许多人仍然不富裕……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227日)使现在还存在的农村中部分缺粮户不再缺粮,除了专门经营经济作物的某些农户以外,统统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使农村中没有了贫农,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会见姆维尼时纵论社会主义建设》(1985415日)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南方谈话”(1992118日—221日)共同富裕并不是齐步富裕,而是有先有后的富裕。……避免产生两极分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多缴些利税,支援贫困地区,帮助后进地区加快发展。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1-06-01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