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轴心时代”之文明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山水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之处。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轴心时代,从时间跨度看,大致相当于我国        时期。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轴心时代文明多元并存。按示例,将下列示意图字母所示范围与表格中的文明区域相匹配。(填写字母)

中华文明E
古印度文明D
古希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埃及文明
(3)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是轴心时代中西方文明的代表,依据提示填写表格。
比较范畴轴心时代的古代中国轴心时代的古代希腊
地理环境大河流域、土壤肥沃、雨量充沛
经济方式商业、航海业、贸易业发达
政治特征以雅典民主为代表的城邦政治
文化建树学派众多、百家争鸣
(4)阅读下列轴心时代中西方思想家语录,回答问题。

问题:概括上述中西方思想家的主张。结合他们所处时代背景,简析形成各自思想的原因。
2 .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的欧洲“中国热”


材料二   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



问题
(1)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后期欧洲为何会出现“中国热”?
(2)比较材料一、二,18世纪末至19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何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以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欧洲人眼中中国形象的变化。
2022-11-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7)
3 . 泉州记忆

20217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承载了“大航海时代”以前人类航海活动的历史记忆,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1)某小组对泉州历史产生了兴趣,梳理了下列泉州历史年表(部分),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一   泉州历史年表(部分)

朝代泉州历史概况
唐朝中后期后,受①影响,原本东西方交往通道——②受阻。泉州开始发展为中国南方重要港口,勾连传统印度洋贸易。
1087年,在泉州设置了专门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③,当时主要出口的商品有
④等。大量藩客开始定居在泉州,形成了独特的藩客社群。
海外贸易达到全盛,进出口商品多达百种。1352年,泉州城扩建,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等等都逐渐定居在泉州城中。
明成祖在位期间的“⑤ ”被认为是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顶峰,最终于泉州归来上岸。而后,由于明朝颁布的⑥政策,泉州海外贸易受到限制。
经历了几禁几弛的过程,最终在1842年《⑦》签订后,沦为厦门港附属港口,走向没落。

材料二   某小组收集的部分史料情况表

史料   名称史料   内容摘要
在泉州发现的艾哈玛德墓碑(1292年)这是一位穆斯林,该墓碑上介绍了其家族历史,并提到“葬于艾哈玛德家族母亲的城市——刺桐”。
《宋会要》其中提及宋高宗时期泉州港口税收增加了五倍。

材料三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每一个商人,必须付自己投资的总额百分之十的税收,所以君主从这个地方获得了巨额的收入。……这个地区居民崇信佛教。

——《马可·波罗游记》(节选)

(2)该小组搜集了两则史料,这些史料能否论证《马可·波罗游记》(节选)中的描述?请具体说明理由。

材料四   泉州系列遗产遗址(部分)

(3)为了更了解泉州,该小组寻访了泉州申遗的部分遗址,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及结合所学,归纳出宋元时期泉州港口繁荣发展的几大要素。

该小组发现泉州在2018年也有申遗,但最终未能成功列入。小组成员对比了两次申报报告,发现本次遗产区面积是上次申报的五倍之多,且都已经有了相应的保护规划。

材料五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通过其遗产点突出阐释了这一地区的地域一体化结构以及……,使其在10-14世纪亚洲海洋贸易的高度繁荣阶段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商贸中心和关键节点。该遗产展示了泉州对东亚、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贡献。

——ICOMOS(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估报告(节选)(2021年)

(4)综合上述几则材料和所学,谈谈本次泉州申遗为何能成功。
4 . 罗马与汉朝

材料一 (罗马)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罗马帝国在各征服地区设置行省,任命官吏,派驻军队,推广罗马法律体系……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摘编自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 汉武帝统治时期, 对内强化皇权、财权和中央集权。对外,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汉初,匈奴多次袭击汉朝边境,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战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稳定。经过汉武帝的经营,西汉大一统国家得以巩固加强,统治盛极一时。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帝国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疆域、对外交往等几个方面分析汉武帝统治时期“盛极一时”的原因,并对比其与罗马帝国统治的不同之处。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共性与差异的角度谈谈你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在约500年至1500年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不发达地区。与中国比较,这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放慢自身发展的作用,人们称之为“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历史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中国越来越“受到阻滞的领先的法则”困扰。参考下表范例,完成空格内容填写。(8分
15世纪以后中西方发展趋势比较
领域东方西方
经济______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工业国家转变
政治开疆拓土版图奠定;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逐渐确立________________
思想文化理学主导,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历经文艺复兴、___________等洗礼,人文主义、理性勃兴
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几与世界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
总体趋势逐渐落后以致挨打逐步迈向现代化
2022-06-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古代中国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
①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
(前451年)
②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
(前270年左右)
③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
(前202年~公元184年)
罗马强盛时期
(前201年~公元192年)
④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
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
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
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
⑤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
东晋南迁(317420年)
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
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
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
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
⑥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
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概括①至⑤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
(2)第⑥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学东渐这个名目随民国四年(1915)上海商务印书馆将容闳的英文回忆录的中文节译本,该题《西学东渐记》,开始流行。但在晚明,“西学”已是特称判断,指西教即基督教以外的欧洲科学工艺各科学问。其实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互动,在物质层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典时代,在精神层面至迟已于北朝隋唐出现。……世界文明从来是互动的。既有西学东渐当然也有东学西渐。”

——朱维铮《再读近代史》

材料二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三     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


问题:
(1)用“东学西渐”的具体事例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学东渐”的历程和阶段性特点。
(3)你是如何看待“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2020-03-2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12届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9 . 中国与西方

在学习过程中,有同学对15-18世纪的中西历史进行了分类对比,形成了以下表格。

15~17世纪前期:
中国(明朝)西欧
政治君主专制强化          (1)形成,君主专制出现
经济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商品经济活跃,          (2)出现
思想八股取士禁锢思想             (3)运动促使思想解放
文化总结性科技成就丰硕近代科学开始兴起
外交             (4)下西洋全球航路开辟
17世纪中期~18世纪
中国(清朝前期)                  西欧
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出现“盛世”局面;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5)爆发,民主政治开始确立
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得以恢复和继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          (6)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工业革命开始,采用机器生产。
思想文化整理和编撰传统文化典籍,形成总结性著作;但是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创新。          (7)宣扬理性,促使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外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积极对外扩张

请根据表格情境,完成相应(1)--(7)的选择或填空,并简要回答(8)。
(1)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封建制度     B.民族国家
(2)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B.大机器生产        C.垄断组织
(3)__________                           
(4)________
(5)此空白处的内容当是( )   A.民族解放运动     B. 资产阶级革命
(6)_________
(7)此空白处的内容极可能是( )       A. 宗教改革       B.启蒙运动
(8)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17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开始相对落后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179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美术品等。这两份不同礼物反映出中英两国最本质的差异是
A.英国的天文航海军事技术领先于中国
B.中国的传统丝织工艺品依然领先英国
C.资本主义文明与传统农耕文明的差异
D.中英两国在外交上已经建立密切联系
2019-11-1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高三5月质量监控(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