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二   1971年7月9日——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双方讨论了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问题,并就尼克松访华一事达成协议,7月16日发表了《公告》。公告说:“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百度百科《尼克松访华》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友好大交流,而且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国际局势中哪些因素推动中美关系发生转变?
(3)材料四中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2019-02-2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起。这说明当时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咸丰帝在出让许多国家权益的同时,对西方使节要求以西方礼节三鞠躬(中国要求跪拜)拜见皇帝、亲递国书死活不答应,并表示“设该夷固执前说,惟有与之决战。”1873年,同治皇帝18岁亲政,经过交涉外国公使被允许觐见,清朝廷为了表示中国皇帝不同于外国君主,特将公使们觐见本国君主时的三鞠躬改为五鞠躬,皇帝不亲手接受国书(公使们将国书放在黄案上,皇帝以“点头”表示收到)。这表明
A.全体国民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情结
B.清政府对列强侵略的本质充满警觉
C.国际交往规则缓慢的为清政府接受
D.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权益获得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据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1844年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
1860年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
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
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上。
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①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②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③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④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0-09-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提出,二战以来,美欧关系经历重大调整,实现了从“特殊关系”向“正常关系”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战后)至1949年,美国和西欧国家最终建立了大西洋联盟,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框架由此确定。50年代,尽管双方在西德重新武装、对苏态度以及苏伊士危机等问题上出现分歧,欧值兵在根本利益的一致,加上这一时期保中主义在大西洋两库盛行以及美欧领导人之间的友谊,大西洋联盟的运转基本正常。

材料二   曾几何时,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在西欧还不受欢迎,但到了60年代末,大多数西欧国家都主张在外交政策.上同美国拉开一定距离。里根政府时期,法德英等国还坚决反对美国阻挠西欧与苏联进行石油管道交易的“治外法权”行径,并顶住压力同苏联履约。96年里根政府事先未与欧洲盟国磋商差点就削减战略核武器问题同苏联达成协议,令西欧国家大为震.60年代以后,美欧关系从战后初期的绝对依附状态向控制反控制的状态转化。但尽管如此,美欧“特殊关系”的大逻辑依然存在.

材料三   今天的美欧(盟)关系是超越传统的大西洋同盟的框架发展起来的,包括经济、政治及安全关系在内的一种新型双边关系。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主导了大西洋同盟的话,那么,欧盟在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演进终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美欧关系态势的变化,导致这一关系实质的改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怀普《从“特殊关系”走向“正常关系”一战后美欧关系纵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及“根本利益的一致"?并分析影响二战后初期美欧“特殊关系”形成的国际性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60年代后美欧关系变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冷战后美欧“正常关系”的实质。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美欧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
2020-11-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9月测试历史试题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法国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说明法国政府
A.已摆脱美国的控制
B.对外政策相对独立
C.努力推进欧洲统一
D.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2019-07-16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教学(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