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76年清政府委任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好友李慈铭对他深表同情:“郭侍郎文章学问,世之凤麟。此次出使,甚为可惜。”湘人写下对联讥讽,“出乎其类,拔乎其萃,不容于尧舜之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可以看出在这一事件中
A.郭嵩焘代表了进步的维新势力B.湖南风气落后于其他地区
C.李慈铭观点折射时代发展主流D.政府的自大观念有所改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代“外洋”一词通常有两个合义:一个是指纳入行政管辖的海洋区域,另一个是指外国。如表是清代官方史书《清实录》中“外洋”一词统计情况。据此可知,清政府(     
时间
类别
嘉庆朝
(1796—1820年)
道光朝
(1821—1850年)
咸丰同治朝
(1851—1875年)
光绪宣统朝
(1875—1911年)
中国管辖之“外洋”74141278
外国同义之“外洋”41925148

A.统治危机不断加深B.逐渐具有近代外交平等观念
C.外交政策趋于稳定D.彻底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2022-09-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71年,李鸿章在驳斥日本刚行订约又马上悔约时,借用万国公法知识来批判日本这一做法,以维护清朝的“利权”。1874年,李鸿章又因日本侵台而用万国公法来维护清朝的“利权”。这表明
A.近代外交意识对中国产生影响B.“中体西用”思想出现重大突破
C.中国近代的外交体制已经形成D.封疆大吏的主权意识开始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64年发生普鲁士船舰在大沽港劫持三艘丹麦商船事件。总理衙门以传教士翻译的《万国公法》为依据,指出外国军队在中国领海范围内劫持他国船舶是侵害清朝主权的行为,并向普鲁士公使问罪。结果,普鲁士公使释放丹麦三艘商船,还向清政府支付赔偿金1500美金。据此可以看出清廷
A.与丹麦形成军事同盟B.利用国际法则维护自身权益
C.外交上奉行中立政策D.摒弃华夷秩序的传统世界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摘自《东北亚政治格局与晚清外交政策的演变》
19世纪70年代“联日”“以东制西”签订《中日修好条规》和《中日通商章程》
19世纪80年代“联俄制日”政策义和团运动后俄国出兵中国东北
1899年以后“联美英制俄日”,美国在华势力扩张
据此可知,晚清外交政策
A.试图重塑天朝上国地位B.受国际影响缺乏连续性
C.灵活多变并且成果丰硕D.渐趋成熟步入近代外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朝的传统国策是严禁人民移居国外,视移民为“弃民”;近代,巴西、古巴等地出现“用工荒”,他们希望从中国招工。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华工出国合法化;1877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规定中国可派员前往调查华工受虐待情形;1879年,中国首批驻古巴领事人员抵达古巴首都哈瓦那。清政府对待出国华工态度的转变,反映的是
A.中国逐渐与世界接轨B.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
C.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美】伊罗生《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材料二   如今,中国的崛起无疑是对美国为首的国际体系的挑战。对西方而言,这种局面的出现完全出乎预料,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来面对。中国太大,无法对它实行孤立;太强,无法进行抑制;太重要,又无法疏远它;其市场太有钱可赚,则更是无法无视。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将会怎样对待这个新崛起的潜在对手?就像美苏关系决定了上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一样,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想来会决定今后半个世纪的格局。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如果沿着时间轴继续划分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话,你认为应如何划分?试举一例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就中国崛起,概括美国心态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新关系出现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对中国看法的主要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公元前1世纪)汉朝与罗马帝国就有了经济上得往来。公元2世纪以后,罗马对中国汉朝丝绸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丝绸成了罗马市场上的畅销商品。史学家马塞利阿努斯说:“以前丝绸只适用于贵族,而今已普及于社会各阶层,甚至于社会的最下层。”

——郭小红《古罗马向东方的探索与丝绸之路》

材料二   (大秦)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朝郡名)微外(塞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1944年法国学者马勒莱发掘越南南部古海港奥克.艾奥遗址,认为其为东西海上交通的中继站。发掘出的中国物产包括西汉的规矩镜、东汉三国时期的八凤镜等,罗马特产包括152年和161~180年发行的罗马金币,这些金币以及罗马或仿罗马式金银装饰品、雕像中安敦时代的风格,表明二世纪中后期是罗马帝国与东方交往的高潮时期。


(1)汉朝与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的两大强国,两国官方都有建立直接交往的愿望,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愿望长期未能实现的原因,指出公元2世纪两者的交流出现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元史》载:“至正二年(1342年)七月,拂郎国贡异马……。”元顺帝“龙心”大悦,下诏令群臣赋诗。节选如下,这反映了元朝
臣拂郎国,邈限西溟。蒙化效贡,愿归圣明。皇帝谦让,嘉尔远诚。—揭傒斯《天马赞》
宠荣日赐三品禄,不比卫鹤空乘轩。大国怀柔小国贡,君王一顾轻为重。—张昱《天马歌》
万国贡献岁靡息,琛瑶瑰异陋金锡。岂须征讨费兵革?文怀远人尽臣服。—陆仁《天马歌》

A.官员文化素质普遍提高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秉承传统朝贡外交理念D.海外贸易的空前繁荣
2021-11-12更新 | 47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896年8月28日,他到访美国,受到美国人的国宾待遇,人们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想目睹帝国大臣的风采。美国的媒体、商家也抓住这次良机,借李鸿章名义为自己打广告。下图即是当时美国一家保健品公司借李鸿章推销麦精的广告,广告写着“我是长期用户,吃了麦精后身体超棒。”由此可知,李鸿章
A.受到美国人民的欢迎B.有近代外交意识
C.已经能有了近代商业经营理念D.留给美国人的是比较积极的形象
2021-02-0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溧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