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866年3月,清政府派斌椿出使欧洲,历时4个多月,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俄罗斯、德国、比利时等11个国家,开中国官方旅游团赴欧洲先河。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C.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D.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856~1880年,清政府分别编纂了不同时期的中外交涉档案资料汇编《筹办夷务始末》;1904年,清朝官员王彦威辑成光绪时期《筹办洋务始末记》,并未刊印;其子予以补辑,定名《清季外交史料》于1934年出版。上述资料汇编名称的变化深刻反映了
A.主权意识的明确B.夷洋观念的转变
C.中外交往的困境D.时代变迁的影响
2021-09-12更新 | 1872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20世纪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 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两国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B.国家利益的共同需求
C.执行不结盟外交政策D.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2021-08-08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初,中央设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揽外交及各项洋务;《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A.中国外交体制的近代化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C.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D.清政府缺乏国家主权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继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成立。2017年5月和2019年4月, 两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高级别会议均在北京举行。上述史实说明(     )
A.中国积极发展区域外交, 为新时期经济建设奠定良好的外部环境
B.在国际事务中,中国正从积极参与者变为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C.中国的对外交往局限在经济领域
D.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到决定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2021-07-08更新 | 6851次组卷 | 59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8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各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15更新 | 2779次组卷 | 30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全国通用)-必修1-考点07现代中国的外交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   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1950195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195419551956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41.5464.6180.9284.72109.80108.65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52.5062.4469.3990.1681.6077.00
12.8640.4447.8249.0768.0257.91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12.1118.4815.3319.6427.0527.50
14.871.597.085.017.429.69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2021-06-13更新 | 9282次组卷 | 4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02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1957年创办于广州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在新中国外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来指出:“一年两次的广交会是在我们被封锁的情况下不得已搞的我们只好请人家进来看。”由此可知,广交会的创办
A.扩展了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B.强化了与苏联的经贸联系
C.突破了计划经济对外贸的束缚D.加速了不结盟运动的进程
2021-06-09更新 | 4210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5
10 . 有研究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当局最伤心的除割地偿金外,就是以后两国交际来往公文须用平等款式的一点;以堂堂的天朝,须与夷人用平等款式,真是“冠履倒置”“天翻地覆”了;但一时敌不住夷人的炮火,只好暂时忍受了。这表明
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军事工业的发展
B.清朝统治者传统外交观念浓厚
C.鸦片战争鼓舞了清廷锐意改革的决心
D.近代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