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893年,郑观应在谈到万国公法时指出,“公法者,万国之大和约也”,国内士人要理解并接受《万国公法》,就需要完成从把中国视为天下到视为万国之一国的转变。这反映出郑观应
A.注重政治制度变革B.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
C.强调中体西用理论D.主张建立法治化国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南京国民政府以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为后盾,于1927年宣布不采用暴力手段废止不平等条约,宣称打倒帝国主义非排外主义等外交方针。此后,逐步与各国就废除旧约、改订新约进行了谈判交涉,主要涉及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撤废领事裁判权、收回租界和租借地等权益。

1927年7月,美国率先与中国达成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宣布承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随后德、比、意、英、法、日等迅速仿效。各国虽然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仍操纵在外国人手中,新税率的确定仍然受到种种限制。由于英、美等国不愿放弃领事裁判权,相应的双边交涉迟迟没有结果(1943年才得以实现)。在租界和租借地问题上,英国1929年放弃了镇江租界,1930年放弃了威海卫、厦门租界,但在上海、天津、汉口、广州等重要城市英租界和九龙租借地问题上拒绝让步。比利时在天津的租界也在1931年收回。法国、日本等国拒绝与国民政府谈判。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掀起改订新约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掀起改订新约运动的效果和局限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图所示,自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2009年底,新中国共向76个国家提供了325个支持项目的优惠贷款。据此可知,新中国的对外援助

中国优惠贷款行业分布(截止2009年底)
A.旨在融入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B.实现了中国低端产业的对外转移
C.有利于提高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能力D.适应了投资周期短收益高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世纪中期,清政府往往以羁縻政策来处理对外关系,对外国“不屑与交涉”。20世纪初,各级官吏研习国际法和条约,朝野“竞起而讲交际之道”。这表明清政府
A.彻底摒弃了传统宗藩观念B.近代主权国家意识开始产生
C.从驭夷之道走向近代外交D.逐渐重视履行国际条约义务
2021-03-20更新 | 1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4年发生普鲁士船舰在大沽港劫持三艘丹麦商船事件。总理衙门以传教士翻译的《万国公法》为依据,指出外国军队在中国领海范围内劫持他国船舶是侵害清朝主权的行为,并向普鲁士公使问罪。结果,普鲁士公使释放丹麦三艘商船,还向清政府支付赔偿金1500美金。据此可以看出清廷
A.与丹麦形成军事同盟B.利用国际法则维护自身权益
C.外交上奉行中立政策D.摒弃华夷秩序的传统世界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843年清政府在回复英国公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要求时说:关于鸦片的禁令只是针对中国人的,我们并没有强加于其他国家.其他国家的国民既然愿意按照新的规则进行贸易,那就以同样的方式按照法律阻止鸦片贸易。这体现了
A.鸦片贸易合法化是英国的核心诉求
B.《南京条约》内容得到各国普遍遵循
C.清政府仍固守华夷秩序的传统体系
D.清政府已开始具备近代化的外交理念
7 . 1864年,普鲁士公使李福斯在天津俘获三艘丹麦商船,总理衙门根据《万国公法》,认为将欧战扩大至中国为非法行为,并拒绝在李福斯表示悔改前接纳其为驻京公使,最终李福斯释放丹麦商船,并支付一千五百美元赔偿金。这表明清政府
A.实践“以夷制夷”的外交理念B.已经建立现代外交体系
C.运用国际规则维护自身权益D.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升
2021-02-02更新 | 545次组卷 | 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05近代列强的侵略战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职贡图》是用来记载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的纪实图画,从梁元帝萧绎开始,历代均有创作。清代以前《职贡图》描述这些民族贡使的形象往往丑陋、野蛮和怪异,而清代《职贡图》里西洋人则画得比较写实了。这种变化说明
A.朝贡贸易已经名存实亡B.民族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C.外来文化影响国人思维D.对外交往理性成分增加
2020-12-30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通史模式第4讲古代中华文明的迟滞与转型——明清(鸦片战争以前)-高考历史二轮突破限时训练(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时期人们眼中的世界是中原的中国或中国的中国;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欧洲人眼中的世界以地中海为中心;印第安人眼中的世界是中美洲那片相对独立的乐土。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各区域文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B.各民族区域都自认为是世界中心
C.世界普遍存在地域性闭塞的状态D.各民族区域间活动开拓范围有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64年2月,总理衙门奏请拨款印刷《万国公法》。次年2月,由总理衙门大臣作序的300部《万国公法》被分发给各省督抚参考备用。这反映出当时
A.地方督抚仍是清政府外交的主要承担者
B.总理衙门在中枢体制中拥有崇高地位
C.政治体制变革推动清政府融入国际社会
D.清政府对走出“华夷秩序”做出尝试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