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总理衙门内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海防股、同文馆、总税务司以及上海、天津的南北洋大臣,是古所未有的机构,且承担着古所未有的业务。这些机构的设置说明
A.清廷外交已向近代化转变B.清政府的决策权发生了转移
C.清廷被迫选择了资本主义D.清政府的统治思想完全改变
2 . 《吏文》是朝鲜(高丽朝)与明朝之间的外交公文及明朝内部的部分文件。朝鲜提出“汉吏之文,事大要务,不可不重”,科举考试将“吏文”与“四书”“小学”“汉语”同设为第一科。这反映了古代朝鲜
A.照搬明朝政治制度B.重视翻译明朝文献
C.深受中国文化影响D.借助科举普及汉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99年清政府接到参与海牙保和会邀请时,对是否与会有所顾虑,知悉中国是否入约有自由决定权后,“即派杨儒届时赴会”。1907年在第二次保和会议订公约期间,中国代表向大会声明“中国有不置可否之权”,亦“有随时陈议或请改之权”。这说明晚清政府
A.开始融入到近代国际社会B.完全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对外独立意识D.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末“约定自开”商埠的浪潮中,东北三省共有自开商埠18处。清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握定主权为宗旨”,依“约”将部分应由中外“约定开放”的商埠变成了实际上的“自开”商埠,掌控了这些商埠的“行政、司法和关税”的主权。这表明清政府
A.收回了丧失的国家主权B.近代外交意识有所增强
C.主导国家对外开放进程D.竭力维护朝贡外交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尼布楚条约》第六条规定,两国人民只要携带护照,就可以“完全自由地从一国到对方国”,“并可完全自由贸易”。这一规定
A.体现了自由贸易和平等对待的精神
B.为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C.体现清朝前期对外政策的基本态度
D.为收复雅克萨之战的胜利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京同文馆设立后,翻译“西学”作品,各地纷纷效仿。上海、广东、福州等地陆续开始翻译各种不同文本的国际公法,如《各国交涉公法论》《各国交涉便法论》和《公使指南》等,使此类书籍的引进形成一股潮流。该类书籍的翻译
A.反映维新派对中国利益的重视B.符合中国近代外交的发展需要
C.标志着中国对西方公法观念的认同D.表明清政府对传统外交体制的抛弃
2021-05-14更新 | 384次组卷 | 6卷引用:考点17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4年5月,李鸿章在奏折中谈道,“洋商贩运机器在中国口岸改造土货,本系条约所无”“如果洋商贩运……机器进口,自行制造”,应该饬令“查明禁止”。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B.洋务派的强国梦初步达成
C.清政府拒绝签订《马关条约》D.外资企业未取得合法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