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1871至1874年处理台湾琉球漂民案期间,不少知识分子和闽台官员明确提出要以国际法处理中日冲突,申明中国在台湾全境的主权,要求日本退兵。在此后的马嘉理案、曾纪泽伊犁谈判和中法战争中的“台湾封锁问题”等涉外交涉中,中国均援用了国际法。这些活动
A.说明西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B.反映了晚清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C.引起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D.扭转了对外交往中的不利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元朝在中央设立会同馆,为远道而来朝见皇帝的四夷宾客、外国使臣、归附人提供便利条件。会同馆设立专门官员,管理远道而来的宾客,并设立译使和通事,供四夷宾客、外国使臣翻译之用。这些举措
A.摆脱了传统的夷夏观念B.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推动外交体制的近代化D.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022-01-25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丝银之路”

材料一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停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如表)。

——(①②_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册2019年12月第1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丝银之路”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
2022-01-01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上海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最初清政府向外派遣使臣时,常在正使下设一副使,该做法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外交工作的开展,如首任公使郭嵩涛与其副使刘锡鸿纷争不止。该事件之后,清政府了解到国际惯例,不再设副使。这说明了
A.清廷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B.清廷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
C.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D.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2021-12-17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1954年8月,毛泽东在接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指出:“我们这类国家,如中国和苏联,主要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国外市场。这并不是说不要国外联系,不做生意。不,需要联系,需要做生意,不要孤立。”他意在强调中国
A.需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经验B.经济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
C.应逐步放弃“一边倒”政策D.愿意开展对外经济交流
2021-07-08更新 | 6851次组卷 | 59卷引用:历史(广东B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局势依然动荡。美、苏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加紧了对广大中间地带国家的争夺。中国周边的安全形势较为严峻。对此中国作出国际政策的战略调整是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争取广大中间地带国家C.坚持独立自主外交D.发出不结盟运动的号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58年,在天津的谈判中,时任钦差大臣的桂良等中方谈判者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一事耿耿于怀。但1877年后,清廷已经在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等地设立了领事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     
A.闭关政策开始解除B.近代外交逐渐展开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天朝上国”观念已根除
2021-01-06更新 | 1042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3届高三9月起点备考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职贡图》是用来记载外国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向朝廷进贡的纪实图画,从梁元帝萧绎开始,历代均有创作。清代以前《职贡图》描述这些民族贡使的形象往往丑陋、野蛮和怪异,而清代《职贡图》里西洋人则画得比较写实了。这种变化说明
A.朝贡贸易已经名存实亡B.民族交融程度不断加深
C.外来文化影响国人思维D.对外交往理性成分增加
2020-12-30更新 | 13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1868年,蒲安臣作为清政府特使率领使团出国访问,他在旧金山发表演说称“中国鉴于另一种文明已从四方八面逼近而来,已经睁开了它的眼睛”。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B.实现了外交政策转变
C.彻底抛弃华夷观念D.正大力推动洋务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9-01-30更新 | 4212次组卷 | 87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名校联考信息卷(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