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外国人

顺着这份依据出生年月排出的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是如何影响和撞击中国的,中国又是如何在世界的影响和撞击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道路。以下选取的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人物(序号为原文的编号,按出生年月排列)

1.卢梭,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4.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

5.马克思,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7.丁韪良,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曾长期担任中国著名教育机构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负责人,为清政府翻译《万国公法》。

8.瓦德西,德国职业军人,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指挥侵略军侵犯中国,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扩大列强侵华权益。

9.赫德,英国人,1863年11月正式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

10.伊藤博文,日本官僚政治家。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4.列宁,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环球时报》2006-07-2823版《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


问题
(1)你认为以上人物除去时间(或年龄)和国籍的因素,还可以如何进行分类?
(2)结合所学,简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
(3)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
2021-02-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歌是一个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它起着激励国民、凝聚人心的作用,是现代国家不可缺少的元素。每一首国歌的出现都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材料一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教育部曾对我国音乐发达很早、却一直没有国歌表示遗憾“盖吾国古时,不以国视国,而以天下视国。……于是吾国人之思想及学说,几若吾国外     无他国焉。……所以,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号、无国徽、无国旗、无国歌”

——《世界各国国歌译意及原文》(载《教育部编纂处月刊》1913 年第 1 卷第 1 册)

材料二 1912 年 2 月 5 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在《临时政府公报》第 8 号上刊出一份征集国歌的广告:“国歌所以代表国家之性质,发扬人民之精神,其关系至大。今者民国成立,尚未有完善之国歌以供国民讽咏……”。2 月 25 日,教育部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歌词如下: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吾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该国歌刊布后,在海外华侨中流传甚广,屡次“使用此歌为中华民国国歌”。后来因袁世凯取得权力,此歌没有流行下去。

——摘编自《民初国歌的多重符号价值》

材料三 1920 年,中华民国国务会议确定重新谱曲的《卿云歌》(歌词从《尚书·大传》中截取)为正式国歌,并于 1921 年 7 月 1 日正式施行。歌词如下:“卿云灿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但这首国歌引来众多的批评与质疑:

他(章太炎)认为民国国歌应该直面当时的国际形势,强调竞争存亡,以“发扬民气”、“亟思经武”为主旋律。而《卿云歌》却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历史与文化,其“品性”,似乎 过于“中正平和”了。

吴研因在 1919 年发表《国歌的研究》一文认为国歌应该是“有韵的白话歌!古曲文章是不行的”。

萧友梅作为一个“名士”,对选用《卿云歌》作国歌同样不以为然,“因为这首歌词头两句的意思,太不明了……把他念出来给小孩女仆听听,他们实在莫名其妙”

——摘编自《民国国歌<卿云歌>的诞生与争论》


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北京政府教育部认为“自唐禹以来,中国几至于无国歌”     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分析民国初年国歌《五旗共和歌》的诞生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对《卿云歌》的诸多批评和质疑反映当时文化领域怎样的变化?
(4)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民国初年国歌的诞生与争论?
2020-06-04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三)影响近现代中国的外国人

顺着这份依据出生年月排出的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是如何影响和撞击中国的,中国又是如何在世界的影响和撞击中,寻找着自己的发展道路。
以下选取的是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人物(序号为原文的编号,按出生年月排列):
1、卢梭(1712-1778),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有《社会契约论》《忏悔录》等。
4、达尔文(1809-1882),英国著名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
5、马克思(1818-1883),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7、丁韪良(1827-1916),美国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曾长期担任中国著名教育机构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负责人,为清政府翻译《万国公法》。
8、瓦德西(1832-1904),德国职业军人,1900年8月任八国联军统帅,指挥侵略军侵犯中国,胁迫清政府接受议和大纲,扩大列强侵华权益。
9、赫德(1835—1911),英国人,1863年11月正式担任中国第一任海关总税务司,把持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
10、伊藤博文(1841-1902),日本官僚政治家。1894年,在伊藤内阁主持下,日本终于发动了侵略朝鲜、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胁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14、列宁(1870-1924),苏联和共产国际的缔造者。1917年,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摘编自《环球时报》2006-07-28第23版《影响近现代中国的50个外国人》
1. 你认为以上人物除去时间(或年龄)和国籍的因素,还可以如何进行分类?
2. 结合所学,简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影响。
3. 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对中国的影响?(300字左右)
2019-10-17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17届高三4月等级考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