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转型与文明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某学者认为英国人赫德主持下的晚清海关,税收逐年递增,并且增幅相当大;采用了先进的船政设备和港务管理制度并创建了近代邮政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海关
A.对外贸易优势扩大B.已经完全殖民地化
C.管理自主意识增长D.社会转型特征明显
2022-04-16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预测卷(辽宁专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就1895年至1905年间40名湖南籍上层士绅的出路进行统计,其中始终在科场道路、书院执教或其他生活方式的仅有5人。在剩下35人中,有13人曾赴日留学或考察,有18人在学堂工作,有2人从事新军或者警务,有7人曾参与公司创办。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学子从商,实业救国热情高涨
B.新式学堂建立,留学风气盛行
C.参与维新,政治革命箭在弦上
D.寻求变革,探索强国御侮之路
2021-05-21更新 | 11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秦汉至清,北方内迁的族裔特别重视谱系建构,或是谱系重建(缺漏的部分重建或是谱系嫁接(攀附为某个显赫或久远的汉人),或排行攀附(联宗、合族)。这些谱系重建活动
A.具有民族认同和民族交融的重要意义B.表明血缘是连接家族民族的重要纽带
C.壮大地方豪强势力导致中央权力下移D.源于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内在需求
4 . 下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
A.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B.中国白银的储备剧增
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2020-11-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知识体系分为经史子集四类:清末《书目表》将知识体系分为中学、西学、杂学:民国时期《生活全国总书目》将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近代知识体系分类的转变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B.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C.近代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D.西方殖民侵略不断加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D.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面是1650-1850年的世界人口变化(单位:百万)。对导致这一时期世界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解读错误的是(       
1650年1750年1850年
欧洲100140266
非洲1009595
亚洲330479749

A.欧洲人口的增加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亚人口增长
C.农耕经济的繁荣促进了亚洲人口的增长
D.非洲人口的下降与罪恶的黑奴贸易有关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班在高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面各项中不够准确的是
A.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B.从君主制过渡到共和体制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D.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谈到民国初期政治乱象时指出,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这些制度自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很快在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据此判断,该学者认为
A.君主立宪要优于民主共和
B.中国急需一场文化改良运动
C.西方教育制度不适合中国
D.学习西方制度必须结合国情
10 . 中华文化悠远浩博,从孕育产生到恢宏壮大,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体现了不同的特征,下列对明清文化概括最为妥帖的是(
A.集成与转型B.奠基与经典C.鼎新与革新D.经世与玄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