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光绪年间担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曾说:“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吾兵部安得之。国家每遇战事,调派地方军队,一兵一卒一饷一粥,朝廷皆待之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
A.绿营力量威胁国家安定B.传统的军队体制已经瓦解
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吕氏乡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乡约,对后世明清的乡村治理模式影响甚大。“乡人相约,勉为小善”。《吕氏乡约》的宗旨在于使邻里乡人能“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氏乡约》要求乡民按照“长幼有序”原则遵守相关礼仪规定,列举了酗酒、赌博、斗殴、失信、造谣等不良行为,制定了相关的惩罚措施。《吕氏乡约》规定“约正一人或二人,众推正直不阿者为之。专主平决赏罚当否”。“每月一聚,具食;每季一聚,具酒食”。“遇聚会,则书其善恶,行其赏罚”。“若约有不便之事,共议更易”。“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乡约乃私人之自由组织而非地方之自治政府。且所约四事,偏重道德。经济教育诸要务,均在合作范围之外。衡以近代之标准,实非完备之自治。”

——选编自侯少龙《传统乡约与古代乡村治理研究》等

材料二   传统中国社会中的治安问题,除了依靠保甲制度监督外,主要是依靠作为州县官助手的衙役来维系。地方官可以雇佣比编制多得多的“白役”以供驱使,“白役”事权重叠,以维持治安为主的街役常被交予催收钱粮等杂务。清末,政府在中央设立专门的巡警部。(后设民政部)在各省设立巡警道或警务总局,专门负责警察队伍的创建与管理。警察按。照等级对应享有相应的薪酬。对所辖警察的言行有详密的规范制约,并以《章程》的形式明文规定。地方的警务系统设立和维持的经费由中央向地方财政过渡。清末警制改革有一定成绩,但所需经费也加剧了地方政府对民众的盘剥,加剧了国家与基层的直接冲突。

——摘编自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传统乡约制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主要方式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警察制度相对于传统衙役的特点,并简析清末警制改革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欧洲大学和国家采取了各种措施阻止而不是鼓励学生的流动。“当时每个国家、政治或教会团体都试图建立大学,以使其公民能在当地而不是国外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它们将公民的智力和思想训练监控起来,阻止资金流向国外以损害本地商人和手艺人的利益。”一些国家甚至以剥夺公职的惩罚来强化进入国外大学的禁令。

——摘编自贺国庆《西方大学史上的留学潮》

材料二   1902年,清政府正式饬令各省选派学生赴欧洲留学。清末的留欧生,以公费为主,自费留学生较少。清政府明令:“凡官费出洋学生,概学习农工格致各项专科,不得改习他科。”习法、政、文、商各科者,虽入大学,不得给官费。

1903年以后,清朝官僚一致认为最好向日本派遣留学生,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涌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一日本,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针对戊戌维新前后改良派学习日本的愿望,日本舆论大肆宣扬说:“支那既渴望教育,日本教育家苟趁此时喙于支那教育问题,握其实权,则日后支那为教育上之主动者,为知识上之母国,种子一播,则将来万种之权,皆由是而起。”

——摘编自刘志强、张学继《留学史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的欧洲和20世纪初的中国在留学政策上的异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留日高潮?
2020-03-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2019-12-04更新 | 1053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东肇庆市德庆县重点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晚清政府自主修建的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京奉铁路(北京到东北奉天)京绥铁路(北京到绥远)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主要反映了晚清的铁路建设
A.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B.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体现了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倾向
2019-06-18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战胜俄国,给清廷上下以很大震动。朝野上下普遍将这场战争的胜负与国家政体联系在一起,认为日本以立宪而胜,俄国以专制而败,“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非小国能战胜于大国,实立宪能战胜于专制”。据此可以推知
A.清政府酝酿实行政治改革
B.君主立宪制是最适合中国的政体
C.证明当时沙俄与清政府同等落后
D.直接导致了俄国“二月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根据下表,清朝末年实行奖励出身制度,通过奖励方法来指定学生的出身。这最能反映当时
表:清末学堂奖励出身情况一览表
学堂种类出身
第一级分科大学(含通儒院)进士
第二级高等学堂、政法学堂、高等实业学堂、优级师范学堂举人
第三级中等实业学堂、初级师范学堂、中学堂等贡生(优、拔、岁等)
第四级高等小学堂廪生、增生、附生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B.儒学统治地位的动摇
C.西学东渐的逐渐深化
D.近代教育改革的困境
2019-05-19更新 | 37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18届高三3月综合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D.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D.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2019-01-30更新 | 9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5届广东阳东一中、广雅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