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03年,直隶总督抽取鼓铸铜元的部分余利为资本,率先在保定创办北洋工艺总局,办起艺徒学堂(后改称为实习工厂,旋易名聚合纺织厂),又建工艺局、习艺所及满城积祥有限工厂等,推进织、染、皮、藤、衣、料器、金属、印刷、雕凿等多项工艺。这些举措(     
A.得益于清末新政的开展B.使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C.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实现D.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如图是刊登在1908年《神舟日报》上的漫画。漫画左边屋顶上的字依次为“出版者之宅”“集会者之宅”“言论者之宅”,门头上写有“自由社”。该漫画表明(     
A.晚清政府在钳制民间舆论B.基层组织维护社会治安
C.禁绝封控以缓解社会矛盾D.各方协作改善国家治理
2023-04-05更新 | 53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末废科举后,保留了优拔考试作为善后之策。按照清廷布置,浙江在提学使支恒荣主持下先后于丙午年底(约1907年1月初)举行了优贡考试,于己酉年(1909)夏举行了优拔考试,这两次考试均产生了很多争议,引起较大反响,被趋新媒体视为“不科举之科举”。清廷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自身封建统治B.选拔更多优秀人才
C.迎合舆论挽救民心D.改变僵化的选官体制
2023-03-22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晚清时期,法政学堂的学校数、学生数在全国各类专门学堂及高校中居绝对优势。1909年全国法政学堂达47所,学生12282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法制建设的重视B.适应清末新政改革的需要
C.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影响D.晚清救亡图存运动的结果
2023-03-02更新 | 403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法律法规内容数量(部)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商律、注册71904~1906
行业性法规铁路10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8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创办于1907年的天津《醒俗画报》刊登的漫画。立宪“利君利民”的大门紧闭不开,贿赂“利官”的门却大开,金钱自由进入。该漫画旨在(     
A.批判官场黑暗腐败B.倡导实施君主立宪
C.纠正国民不良习俗D.关注时政扩大销路
2022-12-20更新 | 82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南朝以来,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皇权主要依靠士族支持,以致皇权极不稳定。隋朝建立后,为了防止“关陇集团”等士族势力过分强大,实行了“偃武修文”的政策,通过文学、才能等治理国家的专门文化知识,选拔青年才俊参与新政权的管理。唐初科举考试限制浊吏、商贾子弟应举,但中晚唐的这种限制逐渐被打破。唐代按照诸府州文化程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分配各府州的解额,以照顾边远落后地区举子参加科考。

——摘编自金滢坤《科举制度创建对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

材料二   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的传统文人群体,“他们不仅疏离了国家,也游离了社会,成为无所依附的自由漂浮者”,士绅阶层遇上了从未有过的无比严重的生存危机。他们逐渐开始认识到不需要依附统治阶级,开始自觉地、主动地参与社会。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热潮的出现,大量新式知识分子崛起。同时,科举的废止,使一部分无钱无势的知识分子改而投笔从戎。进入20世纪初年后,中国社会掀起了一股秀才从军热,大批有文化的青年涌入新军。

——摘编自王莹莹《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科举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废除科举制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5年,袁世凯等六疆臣在要求立停科举的奏折中明确指出,希望借此取信于外人,以换得其“推诚相与”;1906年,四川一份办学纲要指出,中外“交通既久,几于无事不与外人为缘”。这从本质上体现了此时中国(     
A.半殖民地的社会属性B.文化教育的近代转型
C.中体西用的价值追求D.民主科学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
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
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6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