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2023·河南新乡·三模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1908年清廷颁布的《资政院章程》中的部分规定。据表可知,当时(        
第一条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
第十五条前条所列第一至第四各款议案,应由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先期拟定
第十六条所议法案的颁布须请旨拟夺
A.军机处仍处于权力中心B.司法独立已是大势所趋
C.传统政治影响依然较大D.政治体制改革已达共识
22-23高三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末新政前,新式学堂仅有39所,截至1911年,已达到52500所。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由之前的几千人增长到数百万人。在国家统一颁行的书目中,“中学书籍9种,而西学方面书籍多达72种”。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中国(       
A.西学东渐彻底改变了国人的观念B.国家教育方针的改变
C.变革图强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教育近代化的起步
2022-07-04更新 | 1574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近代警察制度初建,有文章说:“循整齐画一之政治,规模秩然,有道不拾遗之风。”但是,文章举例说,“今春间有荣禄之侄为直隶候补道者,其仆某与人斗于道,警察弹压之。仆不服,与警察兵斗,为所捕。……诣督署力责直督严办该兵。直督皇恐谢罪,卒命将警察兵数名枷号,以儆其余,置该仆不问”。材料说明(     
A.警察制度确保了治安状况B.警察制度滋生腐败黑暗
C.近代警察初设制度不完善D.新政为贵族权势所把握
2022-08-10更新 | 1005次组卷 | 1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江苏·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06年,晚清大臣端方等出洋考察归来,奏陈欧美各国“导民善法”,建议立图书馆、博物馆、万牲园、公园,以期“民智日开、民生日遂、共优游于文囿艺林之下,而得化民成俗之方。”据此可知(     
A.文化改革促进了社会教化
B.士大夫阶层顺应时代潮流
C.清政府大力倡导中体西用
D.清末新政挽救了民族危机
2022-08-02更新 | 31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法制文明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已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秦汉时期,律成为统一法典的主要形式。西汉时期形成的汉律,沿用近400年。隋初,《开皇律》废除了前代刑罚中的鞭刑、枭首等“苛惨之法”。在继承汉魏以来法制经验基础上,唐高宗永徽年间撰成《唐律疏议》,成为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它明确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规定刑罚定罪,不以小过而滥行诛杀,其用刑在教人以善;法律体系包括律、令、格、式,内容涉及职制、户婚、贼盗、斗讼等各方面,而对涉及民间田土钱债的民事行为视为细事。唐之后,历代律典多以唐律为蓝本。中华法系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瑰宝。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等

材料二   1902年,清廷设立修订法律馆,着手编纂近代法典。从1904年至1911年,在沈家本等人的主持下,以“折中各国大同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仍不戾乎我国历代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宗旨,初步制定了数十部法律文本,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商法等多部法律。刑律的修订,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的刑罚原则、刑法制度和理论,如正当防卫、罪刑法定、缓刑制度。其中对于犯“十恶”等罪的规定仍被保留下来。同时,清政府开始法政官制的改革,规定大理院“专掌审判”,不受行政衙门干涉。1902年开始的修律与司法改革,遭到不少礼教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在革命的枪声中被终止。

——摘编自严泉《晚清中国——告别“万历十五年”式的传统儒家道德治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法律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1年“皇族内阁”的成立,表明满洲贵族集团既不想“让权于民",也不想“分权于民",激起了立宪派的愤怒;同时实行的铁路国有政策与民争利,彻底与广大人民对立起来。这揭示出
A.清政府开启了政治民主改革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C.实行民主共和成为社会共识D.清王朝覆灭具有历史必然性
19-20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表为晚清国家资本产业的资本数变化表(单位:万元)。这反映出当时( )
项目1894年1911年
交通运输业169439390
纺织工业490200
煤矿业820588
金属矿、冶炼、石油6824606
机器和兵工业10711394
银行行业4489

A.近代航运业得到长足发展B.纺织工业发展受挫
C.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D.政府投资重心转移
2022-08-03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1-22高二下·河南·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清王朝原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帝国,自称“天朝”。1861年,因交涉对外事务更加频繁,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时批准设立的机构是同文馆,主要是培养洋务或翻译人才。1861年清政.府批准在上海设立总税务司署,这是模仿泰西管理全国海关关税及其行政事务的机构,置总税务司1人,该职长期控制在英国人手中。1861年清政府设置南北洋大臣,除办理所属口岸的通商、交涉事项外,还兼督海防、训练海陆军和举办工矿交通等“洋务”。1875年清政府设立驻外使领馆,除设立总领事馆、领事和副领事外,还设置翻译、书记等官,主要是向所驻国家递交国书,管理出洋游历事务。

——摘编自徐友春《晚清政府机构改革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机构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政府的机构改革。
2022-08-06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清末“新政”
(1)目的: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2)内容:改革教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3)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________的发展,但未能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
2022-06-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前案)
10 . 预备立宪
(1)原因:革命运动的推动。
(2)时间:1906年9月—1911年。
(3)概况。
①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________》,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④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________
(4)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2021-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同步优质课件和导学案(统编版)-专题19辛亥革命(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