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2 . 《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
2019-01-30更新 | 158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7年浙江省永康市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时报》谴责清廷“假变法之名,以谢各国”。黄遵宪也批评说:“其所用之人,所治之事……比前又甚焉……然后乃知变法之诏,第为辟祸全生,徒以媚外人而欺吾民也。”材料中的变法是指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虽然支持欧洲联合,但不愿意直接参与。1948年,英国提出“三环外交”构想,将英联邦、美国和联合起来的欧洲作为英国外交的重要三环,以维护英国的传统利益和大国地位。1951年4月,法国……等西欧6国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即《巴黎条约》)。…… 上世纪60年代,英国三度申请加入欧共体,但在1963年和1967年两度遭到法国总 统戴高乐的否决。1969年12月,欧共体六国决定同英国展开谈判,并于 1972年1月达成协议。……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

——《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

材料二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条约》签订的历史意义。分析英国1951年没有签订《巴黎条约》的原因。写出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时间和根本出发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 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020-06-2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0届高三6月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