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由此可见
A.阻挠变法的顽固派已经垮台
B.地方势力主导新政进程
C.革命党起义刺激清政府变革
D.制度变革成为晚清政府的迫切要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舆论》。该漫画表明
A.革命派讽刺清廷颠倒舆论
B.立宪派全力支持清廷改革
C.清末报刊出版业愈加发达
D.“皇族内阁”的专制本质
2018-03-0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3,清政府制定“癸卯学制”,基本照搬当时的日本学制,但对来自日本的学科名称进行了彻底改换,如将“经济学”改称“理财学”、“古文书学”改称“金石文字学”、理科改称“格致科”等等。这反映了清政府
A.借鉴日本学制,复兴传统教育B.不辨名实之分,追求全盘西化
C.回应改革诉求,兼顾文化尊严D.坚持中体西用,抗拒制度变革
2018-02-02更新 | 125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文综试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民间清廷
1906立宪派积极宣传立宪,要求迅速加以实行宣布预备立宪
1908各省政团纷上书请速开国会定以九年为实行之期
1910各省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进请愿许三年后开设国会

A.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B.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
C.立宪风潮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
D.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晚清政府失行领备立宪后,梁启超评价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材料主要表明梁启超
A.认为改良道路在中国很难行得通
B.主张走自下而上的革命救国道路
C.强调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D.断定清廷专制必然导致革命爆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8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此后,各省陆续成立了咨议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
B.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C.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
D.清政府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017-08-04更新 | 3363次组卷 | 86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雷海宗在其《国史纲要》中写道:“帝制先取消了科举,象征传统文化大崩溃的开始;然后帝制自己也被取消,象征传统制度大崩溃的开始。”与两个大崩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B.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D.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       
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
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
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