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中学堂如下课程、课时。从中可以看出清末教育(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学文学外语历史地理
课时54519361111
课程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
课时20884310

①注重传授西方文化知识②课程内容倾向于经世致用
③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④逐步向教育近代化发展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1年,清政府命令各省仿照江苏、湖北等省做法,选择文理明通之士出国留学,并附有对留学生的奖励政策。1907年又发布上喻称:(留学生对)国家要政任意要求,事理,肆口低其,以至无理愚民随声附和,奸徒游匪借机熄惑,大为世道人心之害。材料折射出
A.废除科举断送读书人的政治前途B.国人救亡图存意识进一步觉醒
C.留日学生普遍支持君主立宪政体D.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无法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8年,马星驰在《神州日报》上发表了下图漫画《图穷匕见》。该漫画意在
A.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失民心B.讽喻清政府官场政治的腐败
C.揭露清政府政体改革的实质D.反映广大民众抗拒政治宣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末新政期间,不仅先进的知识分子,其他社会阶层如工人、商人、新军以及部分开明官僚都在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上参与或者卷入其中,并形成两大社会集团,革命派和立宪派。他们所具有的巨大社会影响共同构成对清政府的极大压力和威胁。这一史实表明清末新政
A.树立了资产阶级领导地位B.客观上奠定了民主革命的社会基础
C.动摇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D.革新了社会政治体制及其运作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末“新政”期间,清廷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商会,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新型商会的出现
A.增强了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B.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突破了官府重农抑商的限制D.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9 年,各省进行了第一届咨议局议员的正式选举,当选的议长、副议长共 63 人,其 身份见下表。
身份人数百分比
进士3047.6%
举人1828.6%
贡生517.9%
生员34.8%
其他711.1%

此表反映出(     )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进程B.辛亥革命存在着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C.传统士人在社会上仍然有较大影响力D.传统士人彻底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换
2020-09-25更新 | 9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6讲辛亥革命-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认为,“清末新政并没有使人民更加趋向于它,而使社会更加远离王权,更加疏远它了,成为它的对立物,包括它培养的新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它的对立物了”。这说明清末新政
A.是一场由清政府主导的骗局B.遏制了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
C.为辛亥革命创造了有利条件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
8 . 据统计, 新学堂从1904年的122所增长到1909年的52348所;学生数目由1905年前的28838 (不含军事、教会学堂)增至1909年的1638844,这一增长
A.旨在顺应近代经济工业化潮流B.确立了新型的近代教自体制
C.为新文化运动储备了知识阶层D.奠定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某法律文献中提出:“谨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此法律文献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袁世凯统治时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面的这幅题为《废员之希望》漫画,发表于1908——1911年间的清朝末年。它反映了
A.清末被淘汰官员的希望B.清廷卖官鬻爵贪腐严重
C.清政府借机搜刮民脂民膏D.清末新政的实施
2020-08-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第2课时)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