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革命派几乎不注意此事,改良派反应也不热烈,甚至保守派都未表现出太多不满,农村地区的下层读书人虽然悲愤,却也无可奈何。这反映出当时
A.传统价值观念崩溃B.公民意识尚未觉醒
C.新式教育体系成型D.社会矛盾尖锐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所示是发表于1907年9月的漫画《实行立宪》,漫画的构图以唱片机和人耳为主题。下图是作者风夫的画外之音:“有音无形,有调无人。虽可娱人,究属愚人。其故维何,徒以虚声。”该漫画表明当时
A.光绪帝未采纳立宪主张B.民众反对西方娱乐方式
C.预备立宪实为虚张声势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5年开始,清政府每年一次举行游学(指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毕业生考试,合格者分别“赏给”进士、举人。新学堂毕业生也得到相应的荣衔。1906清政府颁布《举贡生员出路章程》六条,广开门路,原有举贡生员尽量安排,稳定了数以万计很难再进学堂的那部分士人。这些举措
A.彻底废除了科举取士制度B.关注了新旧体制的衔接
C.使近代教育制度得以完善D.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政
2020-01-21更新 | 619次组卷 | 29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重点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从中央到地方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却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但海内外华人“无论立宪、革命两派的志士,都有将来须仿效联邦制度的设想。”孙中山、梁启超都主张学美国或德国,先搞地方自治。由此可见,当时
A.国人对清朝统治及其政策已不信任
B.海内外华人掀起爱国和革命的热潮
C.清末预备立宪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资产阶级维新派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9年,广东省咨议局(清政府为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咨议机关)首次进行议员选举,广州府合格选民共1600余人,真正投了票的仅有399人。该府各属计设85个投票所,其中有一所得16票,算是较多的,有60处仅有一票。由此可知,当时
A.预备立宪违背潮流B.南方革命思想宣传深入
C.清朝统治日益孤立D.政治改革缺乏群众基础
6 .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B.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D.反映了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020-01-01更新 | 312次组卷 | 17卷引用:辛亥革命(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7年农商部奏定华商办理实业爵赏章程,办1000万元以上之实业者赏男爵,2000万元以上者赏子爵。此前曾国藩不过是侯爵,李鸿章不过是伯爵,而子爵、男爵有很多百战功高之将士所不可企及。此章程出台是为了
A.激励广大将士建功立业B.发展实业以挽救统治危机
C.削弱汉族地主官僚实力D.优化政府官僚体系的结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政府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时,地方督抚称皇帝的诏令是被挟持下的“矫诏、乱命”,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并认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内者,决依条约保护”。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避免了北方战事的发生B.发生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导致了北洋军阀割据现象的形成D.反映了清廷中央威信的下降
2019-12-11更新 | 82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一轮复习历史日日清: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08年8月27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年11月3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
C.民主共和趋势不可避免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
10 . 陈旭麓指出:虽然新政产生于自上而下的过程,但160万新式学生的出现和众多八股士类的淘汰则直接和间接地牵动了整个社会。新政造就了他们,但他们又超出了新政划定的界限。这表明新政(  )
A.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B.掀起了近代思想启蒙
C.形成了实业救国的高潮D.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
2019-12-06更新 | 1189次组卷 | 38卷引用:学易精品同步课程-统编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