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预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同时规定行政部门不对资政院负责,行政部门若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资政院亦无权直接纠弹或更有效地加以阻止,只能请旨裁夺。这反映了
A.清朝统治陷入危机
B.君主立宪制已确立
C.专制色彩依然浓厚
D.民主政治取得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
2019-01-30更新 | 1761次组卷 | 18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
C.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
D.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2019-01-30更新 | 93次组卷 | 22卷引用:高一历史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第四单元 第13课 辛亥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
2019-01-30更新 | 1593次组卷 | 28卷引用:十年(2011-2020)高考真题历史分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
5 . 1901年9月清廷颁布上谕:捐纳职官,流弊滋多,即行永远停止;1906年度支部再次奏请停止买官捐输。但1910年度支部制定的次年财政预算岁入表中,捐纳一项的收入为565万两。这反映了清政府
A.吏治变革成效显著
B.体制流弊积重难返
C.抵制革命收效甚微
D.财政改革步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06年,清政府陆续举办了几届旨在选拔、任用归国留学生的“考试”,内容涉及工程、机械、理化、医学等,部分应试者获得相应功名出身。据此可知,晚清时期
A.选官出现从重八股到重科学变迁
B.封建正统思想仍然左右政治生活
C.新人才选拔体系受到留学生推崇
D.科举制依然存在并且发挥着作用
2018-05-18更新 | 473次组卷 | 25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1)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备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04年,中国科举史上进行最后一科会试:第一场考中国治史论五篇,体现出注重现实、着眼改革的思想: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关于当时内政外交的重要问题:第三场考《四书》《五经》义,这次考试
A.折射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努力
B.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奠定了人才基础
C.标志着清末新政上升到新阶段
D.体现了中国教育的半殖民地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可以嫁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