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清末“新政”未能挽救清朝灭亡命运的根本原因是
A.“新政”只是骗局,没有真正实行
B.清政府借新政增税.引起人民反抗
C.列强反对中国实行新政,制造障碍
D.新政不能解决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清政府于1908年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裁撤军机处
C.宣布“预备仿行立宪”D.设立责任内阁
2020-08-06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政府1908年颁布《银行通行则例》规定“凡欲创立银行者,或独出资本,或按照公司办法,合资集股,均须预定资本总额,取具殷实商号保结,呈由地方官查验,转度支部(户部转化)核准注册,方可开办。”据此可知这一政策
A.有利于金融体系的近代化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有利于近代工业体系完善
D.稳固了清政府统治的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04年清政府批准设立户部银行,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将资本银分为4万股,由户部认购2万股,其余2万股“无论官民人等,均准购买”,银行的负责人均由户部委派。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新政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B.中国金融机构逐渐向近代转型
C.中国民族企业首次采用股份制
D.西方列强垄断户部银行管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7 . 立宪派参与清末“预备立宪”的出发点是
A.借以对抗南京临时政府B.增加地方政权的自治权利
C.力图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D.希望通过立宪参与政权
2016-11-18更新 | 3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密云二中高二第二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