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梁启超在《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中强调:“用君主单独之名义以颁布宪法,其宪法之硬性过甚,虽时势变迁,而改正不易,非国家之福也。”该文写于(  )
A.百日维新时期B.预备立宪时期
C.袁世凯复辟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2021-03-07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猛烈批判科举制;19世纪末,维新派称科举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这说明在当时科举制
A.无法选拔优秀的人才B.遭到民众的普遍反对
C.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3 .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亲身经历的严复也曾认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废除科举制发生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2020-11-1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初,清廷颁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之后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这一改革举措
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六部建制 ②有利于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
③反映了甲午战败的直接影响 ④顺应近代统治机构变化趋势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1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01年到1909年,清政府进行了“新政”。“新政”期间新办59117所学堂,在校生超过160万,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之前20年的两倍多;军事改革编练了一支具有现代化装备和素养的军队。依据材料,有关清末“新政”说法正确的是(  )
A.就是一场政治的骗局B.延缓了清王朝灭亡的命运
C.培植了新的社会力量D.实现了社会改良的目的
6 .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中国传统纺织业受到毁灭性打击,逐步走向消亡。
B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周易、论语、春秋、中外史学、地理、化学等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C     1946年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     中国走向了和平民主的大好局面
D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我国基层民主制度逐步确立

A.AB.BC.CD.D
2020-09-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历史试题
7 . 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刺史。刺为刺举不法,史(使)由天子所遣,俸禄六百石。八月巡行郡国,岁末回京奏事。奉诏六条问事:(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2)二千石不奉诏书,背公向私……(3)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4)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5)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6)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后,为省官计,令刺史兼郡守、县令,成为牧民之官。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注:此处御史大夫为秦官,银印青绶)


(1)说出秦代御史大夫与汉代刺史的差异。

清初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设员汉满各半;雍正年后皇帝的命令或是外面的奏章不经内阁,大学士们只做些例行公事,这种情景沿袭到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的新内阁。但行之不到半年,就宣告结束了。

——摘引自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清朝内阁的演变。
(3)比较下图中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09-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近代以来,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晚清国家经济命脉如轮船、铁路、电信、邮政多由洋商操纵。1906年1月,清政府设立邮传部管理全国轮船、铁路、电信、邮政。11月,邮传部大臣陈壁等上书:请求设立银行,“收回轮、铁、电、邮四政,总以振兴实业挽回利权为宗旨。”慈禧太后批准了奏折,设立了交通银行。交通银行采取官商合办的形式,邮传部的官股占四成,商股占六成。交通银行建立初期为经营轮、铁、电、邮四政往来的专业银行,以后逐步发展成为经营一般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为振兴民族经济做出了贡献。交通银行成立后负责借款赎回京汉铁路的经营权。经过努力,京汉铁路的路权于1908年12月收回。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交通银行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作用。
2020-09-1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近代中国某法律文献中提出:“谨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此法律文献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袁世凯统治时期
10 . 保证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提高政府官员的行政能力和效率,是古今中外政治史的一个重大问题。

材料一   依照传统理论,从政之道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性,一个从政者应该是一个有德行、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居于官位,一方面能保证更大程度地发挥权力的正面效能,防止权力异化,另一方面,在“上行下效”的原理下,好的官德会形成良好的官风,好的官风又会带动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如果民众都能自觉效法官员的道德行为,天下之治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儒家一贯秉持“有治人,无治法”的观点,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这一观点为后代执政者所普遍接受。

——孙季萍、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

材料二   英国革命后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国王许多特权,如录用官员之权,于是国王封官许愿,笼络人心。不少昏聩无能之辈在政府中高居要职。可见,在英国革命胜利初期,议会对国王的均衡和制约关系并不稳定。政治丑闻屡见不鲜,政府声名狼藉。随着英国的两党制成熟,下院多数党控制内阁,哪一个政党执政,就把官职作为“胜利果实”进行分赃,分给他们的支持者。所以,每次执政党的更替都要引起政府人员的大换班,使政府工作混乱。可见,无论是“恩赐官职制”还是“政党分赃制”,都有严重的弊端。一个是营私舞弊,买卖官职,使不学无术之徒充斥官场;另一个是造成行政系统动荡,政策缺乏的连续性。为了使政府在政党轮替时工作保持稳定,19世纪初,在政府各部设立“常务次官”及其下属的“文职服务员”,按规定他们不得参加政党活动,也不与内阁共进退。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党长期执政。到19世纪后期,自由党政府颁布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规定文官均需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剥夺了贵族垄断官职的特权,确立了英国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度的创立是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残余势力和资产阶级保守势力的胜利,从此剥夺了他们对行政机构的控制,使官员成为执行政府意志的可靠工具。

——摘编自王铭《英国文官制度述论》

材料三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但无力解决“新政”所需资金,只能加重旧税,增设新税。统治者不仅不思惩治腐败,渡过难关,反而乘机巧立名目,搜刮百姓,官员们中饱私囊,既增添了“新政”的难度,也败坏了“新政”的形象。下层人民忍无可忍,只好奋起抗争。

清朝长期实行捐官制度,“新政”曾下令废止,但实则一直存在,这就降低了官员的素质,助长了腐败。至于清政府的办事效率,更是低下,往往公文旅行,流于形式。“朝廷颁布一令,政府恭录谕旨寄之督抚,督抚下之司道,以旅行于各府各州县,而政府之能事毕矣。其行之有效与否,政府不复过问也……虽以奉旨交办之事,迁搁数载,亦遂久而若忘,因循废弛,遂以不振。”

——摘编自肜新春《晚清中国道路》,高旺《晚清中国的政治转型》


(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下的为官和施政之道。你如何评价这样的为官和施政理念?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清政府实行“新政”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材料三揭示了导致“新政”失败的哪些因素?
2020-08-07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零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