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猛烈批判科举制;19世纪末,维新派称科举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这说明在当时科举制
A.无法选拔优秀的人才B.遭到民众的普遍反对
C.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D.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2 .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亲身经历的严复也曾认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废除科举制发生于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
2020-11-1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初,清廷颁谕:“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之后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这一改革举措
①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六部建制 ②有利于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
③反映了甲午战败的直接影响 ④顺应近代统治机构变化趋势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11-17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1901年到1909年,清政府进行了“新政”。“新政”期间新办59117所学堂,在校生超过160万,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1902年至1910年新建厂矿企业约330多家,是1901年之前20年的两倍多;军事改革编练了一支具有现代化装备和素养的军队。依据材料,有关清末“新政”说法正确的是(  )
A.就是一场政治的骗局B.延缓了清王朝灭亡的命运
C.培植了新的社会力量D.实现了社会改良的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武帝元封五年设刺史。刺为刺举不法,史(使)由天子所遣,俸禄六百石。八月巡行郡国,岁末回京奏事。奉诏六条问事:(1)强宗豪右田宅逾制……(2)二千石不奉诏书,背公向私……(3)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4)二千石选署不平,苟阿所爱……(5)二千石子弟怙倚荣势,请托所监……(6)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后,为省官计,令刺史兼郡守、县令,成为牧民之官。

——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注:此处御史大夫为秦官,银印青绶)


(1)说出秦代御史大夫与汉代刺史的差异。

清初仿明制设内阁,大学士设员汉满各半;雍正年后皇帝的命令或是外面的奏章不经内阁,大学士们只做些例行公事,这种情景沿袭到宣统三年(1911年)成立的新内阁。但行之不到半年,就宣告结束了。

——摘引自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制史》


(2)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清朝内阁的演变。
(3)比较下图中历史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09-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1908年《申报》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请替作者加上一幅标题
A.根本不净,百事皆非B.立宪专制,一脉相承
C.立宪专制,互不相干D.立宪专制,性质相同
2020-08-0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普通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验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结合中国的实际,通过改良加速社会发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重要改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改革是怎样推动社会进步的?又是怎样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西方的?
2020-07-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这一规定应出自
A.《中华民国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020-07-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示范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10年4月,紫禁城内装设十门电话交换机,在建福宫、储秀宫和长春宫安装电话六部,我国唯一的皇家电话局开始出现,这表明
A.洋务运动正走向高潮B.清朝皇家垄断了电信事业
C.清政府开始了电信现代化D.清末新政在继续向前推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将“通商惠工”作为基本国策;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同时参照英、日商法,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具有商法性质的《商律》,还根据商人出资办实业的情况给予相当的官衔。这说明
A.朝廷开始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清末新政中进行了政策调整
C.晚清政府用法治取代了人治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