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清末废科举后,保留了优拔考试作为善后之策。按照清廷布置,浙江在提学使支恒荣主持下先后于丙午年底(约1907年1月初)举行了优贡考试,于己酉年(1909)夏举行了优拔考试,这两次考试均产生了很多争议,引起较大反响,被趋新媒体视为“不科举之科举”。清廷政策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自身封建统治B.选拔更多优秀人才
C.迎合舆论挽救民心D.改变僵化的选官体制
2023-03-22更新 | 42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05 年,一批广东画家创办《时事画报》,先后出版了近百期,发表了大量反对列强欺压、抨击清政府腐败的图文。据此可见,《时事画报》的办刊主旨是(     
A.提高民众文化素养B.宣传民族民主革命
C.促进中外艺术交流D.巩固维新变法成果
2023-03-09更新 | 4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晚清时期,法政学堂的学校数、学生数在全国各类专门学堂及高校中居绝对优势。1909年全国法政学堂达47所,学生12282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清政府对法制建设的重视B.适应清末新政改革的需要
C.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影响D.晚清救亡图存运动的结果
2023-03-02更新 | 411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清王朝曾将西餐刀叉视为“野蛮杀伐”的饮食符号,认为吃西餐的洋人“未开化”,而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慈禧在颐和园设宴招待各国公使夫人时,宴会食物“全是中国式的,但是也预备了刀叉供来宾随意使用”。上述变化反映了当时(     
A.清朝的国际地位有所下降B.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C.传统的华夷观念发生动摇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经过三年努力,商务图书馆于1907年出版发行了《日本法规大全》(80册)。该书一上市便得到社会追捧,当时国内各个公共机关都订购了这套书。这表明(     
A.政治变革推进新学传播B.民主法治成为民众共识
C.改良思潮引领社会主流D.专制制度受到广泛冲击
2023-02-28更新 | 42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1年1月,光绪上谕称“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清末新政开始。不久成立督办政务处为新政提供保障,负责对官制进行改革。在中央,裁汰了各衙门的胥吏差役,停止损纳买官。在地方,裁撤了云南、湖北、广东三省巡抚等。此外还创设了如商部、外务部等近代新机构。1905年7月,清廷特派载泽、端方等人分赴东西各洋考求政治。1908年8月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等14条,还规定了“臣民权利义务”9条,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宣布臣民有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各省在1909年8月,成立咨议局。其宗旨是“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10月,资政院成立,其职责主要是:议定国家预算、决算;议定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奉特旨交议事件等。

——摘编自庞琳《清末新政之政治领域改革的探求与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的政治改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各国除继续在中国遍设各种工厂外,还进一步夺取筑路和开矿的权利,用直接投资和高利贷两种方式把持中国铁路、矿山。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设立练兵处,开始改革军制。慈禧太后于19069月颁布预备仿行宪政的谕旨。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1911年成立内阁。据不完全统计,1902-1911年,全国各地此起彼伏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在人民群众反抗斗争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领导的具有反帝爱国性质的拒俄运动、收回利权运动和抵制美货运动,在全国蓬勃展开。据统计,革命党人先后在国内外创办了约一百二三十种报刊,用以“灌输最新学说”“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同时,进一步展开了建立革命组织的活动,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相继成立,并多次组织武装起义。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呈现的时代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原因。
2023-02-18更新 | 14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晚清政府的改革

时间改革
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新设的政治机构和新官职主要有: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海关总税务司以及南北洋通商大臣。
1898年光绪帝诏令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所有各衙一切事宜,并归内阁及六部分办。同时增设农工商总局,设立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
1901—1906年1901年,清廷谕令:“总理衙门著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1903年成立财务处,统筹全国财政;设练兵处,以统一军制;设商部,兼办农工及铁路事务。1905年设立学部,以统率各省学堂,广育人才。1906年设立税务处,这是外务部、户部合设的机构。
1907—1911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责任内阁,以皇族充任责任内阁阁员。

——摘编自漆侠主编《救亡图存的近代化改革进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改革与1901—1906年改革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政府改革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04年初,清政府试办户部银行。3月,颁布《试办银行章程》,该章程规定:作为有限公司,该行归国家保护,遇市面银根紧急,青黄不接时,可向户部请给库款接济;其开办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每股100两,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这些规定的实施(     
A.促成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B.适应了洋务新政的需要
C.助推清廷重掌国家财政命脉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所。许多民族企业家也认为“我国以农产立国,非振兴农业,不足以救危亡之时局”,积极参与组织农会。这说明(     )
A.资产阶级寻找到了救国的良方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重要主题
C.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D.农业救国变成社会主流思潮
2023-02-13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