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口问题与人口迁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2020·全国·高考真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摘自1995年7~8月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的部分农民进行的调查统计,调查对象中近60%为18~35岁的青壮年。

表1 1995年7~8月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调查统计 单位:%

选择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很赞同比较赞同说不准不太赞同很不赞同
农民的孩子应以种田为本2.94.38.223.061.1
父母在,不远游7.215.121.834.920.8
改革虽然有风险,但比吃大锅饭强45.429.2l7.55.02.6
富贵贫贱是命定的6.811.215.425.141.2
重新选择职业意向明确的统计结果
经商去乡镇企业
工作
读书上大学去大城市
打工
继续种田
如果有机会重作选择,你将选择35.214.131.82.78.5

——据周晓虹《传统与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0-07-09更新 | 5971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技巧08小论文题
2 . 下面是从13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其中高峰段人口数据的出现显示出

中国人口增长率变化
资料来源:Bennett.M.K.(1954)
A.封建经济的持续繁荣B.资源危机日益严峻
C.政治局势的相对安定D.税制改革效果显著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
325.万,1974年为
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016-11-27更新 | 4585次组卷 | 65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课时训练
4 . 1969年9月,非洲统一组织成员国签订的《关于非洲难民某些特定方面的公约》中规定:“难民一词亦适用于由于其居住国或国籍国部分或全部地遭到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出现严重危害公共秩序事件,而被迫离开自己的习惯居住地而在其居住国或国籍国以外的地方寻求避难的任何人。”对此公约规定理解正确的是(  )
A.首次规定了难民的定义B.对难民问题进一步扩展和细化
C.标志着“世界难民日”的诞生D.区域性公约违背了联合国公约
2020-10-15更新 | 1051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202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单元复习与测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时期,台湾茶业逐渐发展起来,厦门“泉郡五县乡民渡台做茶佣工者向以数万计”,其中许多就是采茶工;而武夷山茶工几乎全由江西男子充任,“闽山摘茶”成为江西贫苦农民谋生的一大出路。由此可知
A.茶叶生产中心发生转移B.茶业发展带动人口流动
C.东南地区租佃关系盛行D.对外贸易刺激茶叶经济
6 .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是国家财政重要来源。学生对6-9世纪中国人口户数变化做了相关分析,其得出的结论与这段历史史实基本相符的是(     

①图中显示Ⅰ、Ⅲ两次的人口增长与国家的统一密切相关
②图中显示Ⅱ、Ⅳ两次的人口急剧下降均由末世暴政导致
③从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推动人口数达到高峰
④图中所示Ⅴ表示中央对户口控制不力中央集权趋于衰落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22-07-06更新 | 20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在对广东揭阳白塔汉墓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其随葬品有陶器瓮、罐、壶、纺轮及铁削、镊、砺石及残铜器,且器物有较多汉式风格。据此可推断
A.汉代揭阳县的农耕经济已较为发达B.两汉王朝对广东揭阳实施了有效管理
C.陶瓮和铁削体现了庄园经济的发展D.墓主人可能为南迁汉人或汉化的土著
2020-07-02更新 | 828次组卷 | 16卷引用: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单元检测
8 . 在15-19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之间曾发生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传播了先进生产方式,推动人口迁入地近代化进程的迁徙路线是
A.丁→乙B.丙-→乙C.丁→甲D.丙-→甲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以来,美国大陆内部人口的迁移开始变得更加频繁……这种大陆内部的人口迁移不仅使美国的“地理中心点”不断向西迁移,也使“人口中心点”开始不断由东部发达的大都市区向中西部的城市或人口聚集点迁移。20世纪头十年美国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同时涌入了比之前任一时期都要多的移民。在一战前,这种人口的增长是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即被美国发达的城市环境和充足的就业机会所吸引。1910年时的美国社会中白人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这必然决定着美国联邦政府的各项重大政策向以土生白人为主的美国人口主体倾斜,移民的被强制美国化就反映了这一正在得到加强的事实。1910年人口普查便是全面反映这个国家当时经济、社会状况和其所处时代特征的最为真实的画卷。

——摘编自宋健《美国1910年人口普查研究》

材料二   2000年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按户调查的项目有23项,按人调查的项目有26项,比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21个项目增加了许多。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短表长表技术。短表内容包括有关人的自然属性等基本指标和简单的住房状况指标,由全国90%的家庭填报;长表内容包括有关人口素质、经济活动、婚姻、妇女生育状况、住房状况等指标,在全国抽取10%的户填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活跃,人们会因就业、就学、迁居等因素迁移、流动,人户分离现象大量增加。针对这种情况,这次人口普查增设了《暂住人口调查表》,作为人口普查的附表。鉴于目前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希望尽快地得到普查成果,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技术。收到了节省人力、不受人工因素影响、精度高、录入速度快等好处。

——摘编自《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头十年美国移民的特点,简析美国进行19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
2021-04-15更新 | 386次组卷 | 4卷引用:宁夏中卫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下方为《1940-1975年由各国流向欧洲的移民》示意图,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①移民主要来自南亚、东南亚和非洲大陆等地区
②西欧的吸引力在于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恢复需要大量劳动力
④新劳动力的涌入推动了东欧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5-11更新 | 397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