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清史稿》记载:迨光绪变法,三十二年,改刑部为法部,统一司法行政,改大理寺为大理院,配置总检察长,专司审判,并不会督察院,而三法司之制废。……司法事务有年度,判断有评议,刑事有检察官莅临,人命有检察官相验,法院行之而不能行之于州县。这表明,此时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B.现代监察体制得以建立
C.司法改革成效显著D.司法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 . 明初对地方高层政区的管理实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分立,并分属中央三个不同的机构。明后期陆续向各地派遣总督、巡抚,统驭三司,总揽地方权力,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督抚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础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3 . 元明清以来的省制,河北指黄河以北,河南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与湖北指以洞庭湖为南北之界等。这样划分政区界有利于
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
C.区域政治文化的趋同D.维系地方政权的独立自主
4 .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群中出土的壁画砖《驿使图》。它生动刻画了驿使形象,如驿马四足腾空表明传递快速,稳坐奔马表明驿使骑术精湛,高举“棨传文书”是为了快速通关。据此推断,驿使五官缺少嘴巴是隐喻
A.邮传工作苦不堪言B.驿信传递严守机密
C.民族交往交融不畅D.文化专制程度加强
2021-05-22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5月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
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伸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
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代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德才兼备、以德优先的官员考核制度,从而使选官制度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制度,而是在社会上发挥着无形统合功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其“统合功能”
A.有处于维护文明的稳定和连续B.保证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C.有利于促进各阶层的均衡发展D.有利于选拔较高素质的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了一批西汉永始四年前后的简牍,其中向朝廷汇报的《集簿》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建置、吏员配备、农业经济、民政、财政等。这反映出西汉
A.尚未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B.政府具有很高的行政效率
C.比较重视对地方官的管理D.封建经济发展到新的高度
8 . “夫纠察之官,是持邦宪,耳目之任,以司君听。”据下表可知,唐代
时代监察官事迹
唐高祖万年县法曹孙伏伽诚直,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被提拔为侍御史
唐太宗侍御史张行成“纠劾不避权威”为官员所忌惮
唐代宗苏州刺史李栖筠觐见代宗“敷奏祥明,不事权贵”,留任御史大夫
A.监察制度已逐渐完善B.监察官最受皇帝重视
C.监察职能产生了变化D.监察有助于社会治理
9 . 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中,丞相与九卿的行政机构和隶属关系明确,形似现代国家的政府总理与下属各部部长。据此可知,秦朝
A.构建了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B.中央机构设置对后世影响深远
C.中央行政机构设置水平领先世界D.中央政府行政机构具有合理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郑庄公曾滞留卫国三年,国内由卿大夫协商理政,郑国安稳不乱;季孙氏放逐鲁昭公,主持鲁国政治,昭公至死未能回国,鲁国政局依然稳定。这主要表明当时
A.君主集权受到削弱B.卿大夫普遍把持朝政
C.分封制度已然崩溃D.政治运作受制度约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