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今中外行政管理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在"修其教而不易其俗,齐其政而不易其宜"思想指导下,根据边疆与内地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在新疆实行政教分离,基地大臣只管军事,日常民事大多交由少数民族上层管理;在东北地区设立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以军事统辖为主,兼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多元管理模式;在蒙古地区吸收满旗制度、蒙古草原会盟的习俗,建立盟旗制度。

1840年后,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剧烈变动,清政府不得不改变"因俗而治"的传统政策,重构对边疆的统治,开展了边疆建省运动。1884年设新疆行省,实行屯田、移民实边等措施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建设。1885年设台湾行省,采取了发展邮电、修筑铁路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建设。1907年,清政府任命徐世昌为东北三省总督,黑龙江省、吉林省、奉天省各设巡抚一名,在东北采取移民实边、开商埠、借国债、修铁路等一系列措施。

——据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的边疆治理政策。
2021-06-02更新 | 4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2 . 明初对地方高层政区的管理实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分立,并分属中央三个不同的机构。明后期陆续向各地派遣总督、巡抚,统驭三司,总揽地方权力,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督抚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础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3 . 属国制度是两汉政府对归附的少数民族部落实行的一种地方民族管理体制,属国居民“因其故俗”,允许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等;由政府任命属国都尉领护。这一制度
A.是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度的延伸B.开创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先河
C.使边疆管理与内地趋向一体化D.有利于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