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仅存在了811个月,但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因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国内外教育界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外有学者赞扬说:“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摘编自丁则民《回忆我国一流学府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二   100年来,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习近平《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南联大办学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边疆高校的历史性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礼记》载,西周“大夫七十而致事(仕)”。秦汉以降,官吏可以通过见功与赏、因能授官而入仕,告老还乡、因病乞退的致仕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唐时已有“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等规定。明洪武十三年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依清制,凡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官职愈低,致仕愈早。综观历朝,官员愤而致仕者有之,退而复用者有之,圣意强留者有之,贪墨恋栈者亦有之。

——摘编自沈星棣《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材料二 民国时期,从北京政府的《文官恤金令》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吏恤金条例》《公务员退休法》等,公务员退休的相关法规条例陆续出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公布《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1944年,为解决覆盖面过小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并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然而,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的衰败也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退休金常难以兑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使用于过去有退休金的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由此发轫。

——摘编自柯龙山《民国时期公务员退休制度探略》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为选取于光绪末年上海时事画刊中的一则图画新闻。

附录:《研究炮学》

北洋讲武堂(新式陆军军官学堂)学员,皆由各镇官长内,择其程度较高者,调堂肄业,以期深造。该堂监督以各国新式快炮、一切机关,非素日启闭精熟,临(战)时必致延误,乃禀准直督(直隶总督)调陆军(第)二镇纵队一队,随带快炮六尊到堂.由洋教习指示开放各法,以备各学员实地研究之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清末的新式学堂选官模式谈谈你的看法。(要求:提取信息简明,看法表述成文、持论有据。)
2022-03-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学校教育以官学为主,在中央设国子学、太学、书学、算学、广文馆、崇文馆、医学等学校,还开设教导皇族子孙及功臣子弟的小学教育。在地方设府学、州学、县学,乡、里也有学校。唐代教育内容集中在经学和史学方面,还有兽医、卜筮、乐师、天文历法等专业技术教育。唐政府十分看重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学识修养,每年对教师考核。唐代教师大都是学识较高之人,如韩愈、孟郊等都曾以官员身份从事授业工作。唐代私学的教育形式灵活多样,与官学互补。

——据穆惠涛赵岚《唐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等整理

材料二   宋代教育的形式与层次比以往时代更为完备。小学教育相当普遍,其中多为私学。程颐、程颢和张载等著名学者都做过教习儿童的私学导师。小学之后,州县学渐渐发达,州县学属官府所办,州学教授要经过考核才能执教,以保证教学质量。中央官学设国子学、太学、律学、武学、医学,宋徽宗因嗜好书画,还设了书学、画学与算学。官学教育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宋代书院教育发达,弥补官学不足。

——摘编自李树喜《中国人才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宋教育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唐宋教育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