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 . 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
D.神权对立于王权
3 . 《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 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 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
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 .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5 . 商朝统治者的活动都要通过占卜(用各种超尘世的方法来获得尘世间事物的信息或预卜凶吉祸福的迷信活动)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B.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C.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
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民本”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谓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巩固,国家才能安宁。“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它由“人民”和“权利”两个词组合而成,其字面意思就是“人民的权利”、“人民主权”和“多数人的统治”。下列关于“民本”与“民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具有限制和约束统治者行为的作用
B.两者的区别在于“民”是否是国家的基础
C.两者都利于从根本上改变百姓的社会地位
D.两者都鼓励百姓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奋斗
10 . 《史记·殷本纪》中引孔安国云:“至人以人事观殷,大龟以神灵考之,皆无知吉者。”《尚书·盘庚》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这反映出商朝
A.专制王权的高度集中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商业贸易的相对发达D.自然崇拜有广泛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