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4 道试题
1 . 夏商君主依据当时的“天命说”,宣称自己得天命。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天对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这反映出
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逐步分离
B.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
C.周朝继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体制
D.宗法制确保了周朝王权继承的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周代遇重大事情需解决时会举行国人(指城邑及其四郊的居民)会议,甚至某些时候可定夺国君的废立,如《左传·僖公十八年》中记载狄人伐卫,卫侯以国让父兄子弟,众不可。这反映国人会议(  )
A.确保了民众参政的权利B.破坏了正常的分封体制
C.制约了周代贵族的权力D.巩固了周代的封建统治
2019-12-27更新 | 325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周代,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史料记载“厉王虐,国人谤王”,郑子产作丘赋(军赋制度),国人谤之”。这反映出该时期
A.当政者均重视社会舆论导向
B.国人的意见对施政有制约作用
C.原始民主左右了国家的决策
D.政治体制具有近代民主的色彩
2019-10-11更新 | 403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考试(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5 . 商周时期,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这表明商周时期
A.具有原始民主遗存
B.贵族与平民存在矛盾
C.君主专制不断弱化
D.公民的政治素养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著名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谈到中国古代早期形态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他意在强调古代早期政治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宗法关系为基本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传统社会,孝敬父母就是忠顺君主,忠顺君主就是效忠国家,忠孝同义。中华民族有许多英雄以忠顺君主为初衷,以效忠国家为结果。这表明在传统社会
A.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B.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夏商周时期曾采用过不同的历法,分别称为夏历、殷(商)历和周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多奉行周历,其他诸侯国则是三历并行。这说明
A.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B.同姓子弟是分封制的主体
C.周文化得到了天下的认同
D.大一统国家体制尚未形成
9 . 春秋战国时期,无视“礼法”的各诸侯国比以往更加重视筑城,有学者认为当时出现了一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这一时期城邑数量之多,现于《春秋》《左传》《国语》者即达1016个,其中有“国”名为城邑之名者百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各诸侯国的统治者拥有空前集中的财富
B.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政治结构
C.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商周政体中,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求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西周王室重臣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舆论。这说明了
A.商周沿用原始社会的制度
B.商周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
C.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有制约作用
D.商周政权由国人主导。
2019-06-14更新 | 449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实验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