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国人”一词起源于西周时期,指的是居住在国都城内的人。“国人”有参与政治的传统,或决定国君的废立,或过问外交和战,或参议国都迁徙。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君主的绝对权威尚未建立B.国人参政决定了国家决策
C.原始民主制约社会的发展D.分封等级制度遭到了破坏
2 . 商周政体中,君主权力不是绝对的,遇到重大问题,君主要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劝谏周厉王不要限制民众的言论。从中可以看出商周
A.具有原始民主传统B.以民为本的儒家理念
C.保障民众言论自由D.君主集权受到了冲击
3 .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反映了
A.王者用神权强化王权B.统治者相信天命
C.统治者能表达天意D.统治者迷信鬼神
4 . 夏商周三代的君主在营建新的都城之时,必须先选择“国之正坛”和“木之修茂者”,用于建造宗庙和神社。 在都城的布局上,宫城一般位于城中心,宗庙、神社位于宫城前方的左右两侧。由此可知,夏商周三代
A.神权处于统治地位B.宗法体制已经形成
C.中央集权日益完善D.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5 . 据《尚书》记载,商王在决定国家大事如祭祀、战争、迁都等活动时,都多次借用巫术,试图以鬼神权威来争取大臣和人民对决策的支持。这反映出商代
A.政治受神权影响B.专制王权有所削弱
C.迁都是民心所向D.中央集权已经建立
6 . 记载上古历史的先秦文献《尚书》中多处出现“民监”“民视”“民听”“保民”等记录。这表明我国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民主观念较早成熟
C.血缘政治影响式微D.早期国家崇尚平等
7 .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阐述:“西周文、武、周公、成、康等几代统治者,不断分封自己姬姓亲族、同盟的亲戚姜姓,以及一些结为亲戚的东方贵族,建立封国。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以儒家思想为治国理论基础B.国家权力与血缘关系结合
C.以血缘关系强化了集权管理D.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
2021-12-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先秦时期,玉瑞是指在以贵族为代表的人际交往中承担着“信”功能的玉礼器。西周的玉瑞深入到了贵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策命礼、朝觐礼以及聘问礼中都被广泛应用。由于身份、场合、用处的不同,玉瑞的形制、大小、配饰等均不同。这可以用来说明西周
A.国家治理凸显集权特色B.奴隶制等级秩序特色鲜明
C.政治大一统已初步实现D.分封制与宗法制密切结合
2021-12-03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题
9 . 《尚书》保存了商周时期一些重要史料,根据下表内容可知当时
内容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天使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

A.神权色彩浓厚B.出现敬天保民的民本思想
C.儒家思想形成D.形成王位世袭的集权观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殷代后期,商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天帝联系起来,出现了君王由人间走向天上的趋势。对此,郭沫若指出:“帝的称号在殷代末年已由天帝兼摄到人王。”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政治趋向淡化B.王权神化意识强烈
C.等级秩序逐步形成D.商王实现高度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