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西周统治者在吸取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的道理,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的思想,“德"成为了天命与人道之间的中介。由此可见,西周统治者
A.颠覆了殷商宣扬的天命观B.推崇儒家的德治主义
C.对鬼神持敬而远之的态度D.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2021-04-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4月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全国I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周的刑法中出现了不孝、不悌、不睦、不敬祖先等犯罪种类,这些犯罪行为被视为罪大恶极。这表明
A.血缘与政治间相辅相成B.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C.宗法为政治制度的核心D.刑法逐步臻于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周武王在大会诸侯讨伐商纣时,誓师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予弗顺天,厥罪惟钧。”由此可见,当时的“天命说”
A.是巩固统治的利器B.加速商朝的灭亡
C.推动君主施行仁政D.被人们广泛接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尚书》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通“鉴”,意为镜鉴),当于民监”和“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由此可以看出
A.民本思想历史悠久B.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D.“天人合一”学说盛行
2021-04-07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立国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旨在( )
A.保留前代制度风俗B.加强各族之间文化交流
C.确立分封制的原则D.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代史官名目甚多,他们作为周王的近臣,主要负责草拟和宣布册命,传达周王命令,整理和保存典籍,参与各处礼仪和祭祀等。这说明周代
A.思想文化繁荣B.王权有所强化
C.集权政治确立D.史学发展迅速
2021-04-01更新 | 376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第七次仿真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一种存在,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因此,周武王以封为鉴,“惟天惠民,惟辟奉天”,周公也主张“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
A.挑战上天的权威B.认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
C.信奉“君权神授”D.采纳儒家为政以德思想
2021-04-01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殷商统治者崇尚天帝神权,强调“天命神授”,而西周统治者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主只有敬慎其德,治理好国家,“保享于民”才能“享天之命”。这一变化反映了西周
A.儒家民本思想初步形成B.以宗法人伦取代天命
C.王权神授观念逐步淡化D.天命观具有人文色彩
2021-03-28更新 | 116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淮南子》载:“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昭,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这主要表明,禹
A.制定了完备的礼乐制度B.注意倾听民众的声音
C.利用宗法思想进行统治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2021-03-28更新 | 376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方国诸侯要定期向中原王朝“贡士”,把有才能的人进献给王朝,贡士合格,其诸侯受奖励,贡士不合格,其诸侯要受到责备、甚至削地的处理。这一制度
A.削弱了地方诸侯的权利B.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
C.有利于加强国家的管理D.为科举制产生奠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