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公在治理国政时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今王嗣受厥命,我亦惟兹二国命,嗣若功(继承大功)”。由此可知,周公主张
A.借鉴夏商经验,维护统治秩序
B.吸取前朝教训,确立周王权威
C.发展夏商体制,实行家国同构
D.继承前朝规则,宣扬君权神授
2021-05-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2021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夏商由盛而衰以至覆灭的历史镜鉴中,周人最终将“德”与“民”确定为“政”之根本,用人伦道德重塑“天”“帝”内核,天神与天命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也得以重新确立。周人的这些观念
A.完善了君权神授理论B.破除了对原始神灵的崇拜
C.丰富了先秦人文主义D.体现了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符,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列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天命观中蕴含民本思想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天下之欲同一天下之义也,是故选择贤者,立为天子。天子以其知力为未足独治天下,是以选择其次,立为三公。三公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国建诸侯。”该思想
A.主张建立三公九卿制B.有一定贤人政治色彩
C.主张建立大一统集权D.形成了古代宗法礼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王国维在《古诸侯称王说》中指出:“盖古时天泽之分未严,诸侯在其国自有称王之俗,即徐楚吴越之称王者,亦沿周初旧习,不得尽以僭窃目之。荷知此,则无怪乎文王受命称王而仍服事殷矣。”据此可知,王国维认为商周时期
A.诸侯称王有违规制B.礼崩乐坏由来已久
C.分封制下等级森严D.王号称谓并非独尊
2021-05-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广东·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史载“殷人尊神”,大事小事几乎无不求神问卜。周人灭商后,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亲”的理论。这一变化
A.奠定了宗法制的思想基础B.拓展了周代的统治疆域
C.重塑了政权的合法性来源D.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成熟
2021-05-07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广东卷)0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礼记》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材料反映了
A.唯物主义思想产生B.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C.儒家思想影响政治D.宗法观念逐渐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时期的何尊、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让我们看到: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王位世袭制开始确立B.品德决定贵族地位高低
C.祖先崇拜功利性凸显D.中央集权得到高度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周代对国君的亲属关系作出诸多限制,要求国君的族人与兄弟不能以亲情之原则对待国君。此外,周代还强调“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这些观念
A.表明宗法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说明君主专制已经建立
C.注重对公共政治秩序的维护D.反映血缘关系逐渐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周人藏礼于器,对青铜礼器的使用在数量、形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周人列鼎通常为单数,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guǐ)配合使用;而在山东半岛及黄淮、江淮流域的东方族群则盛行“偶数用鼎”。这一现象反映出
A.贵族集团内部等级森严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分封制下地方独立自治D.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